宁国华:“笨办法”里出真功

他个子不高,眼睛不大,站在人群里并不惹眼。可当他在设备前驻足凝视,那双总是微微眯起的眼睛里透出的定力,让人过目不忘。

他是宁国华,采气二厂杭锦旗班采气工。在公司第三届“华北大工匠”职业技能竞赛中,夺得“采气工”金牌,荣获“华北大工匠”称号。从对着图纸无从下笔,到竞赛绘图环节脱颖而出,这个看似普通的采气工,用最“笨”的办法,走出了最扎实的成长之路。

从画不好一条线到“三视图”高手

问起训练秘诀,宁国华露出诚恳的笑容:“其实没什么捷径,就是‘认真’二字。我的办法很‘笨’,但很有效。”他总结出三条心法:一是“泡”在现场,设备故障不弄明白不罢休;二是“缠”着老师傅,做个行走的“问题库”;三是“啃”书本,把操作手册翻得起毛边儿。

最让人动容的,还是他学习“三视图”的经历。最初,他连一条直线都画不直,对着图纸无从下笔。这个看似木讷的汉子,却跟自己较上了劲——从画横线、竖线开始,到画圆、画形状,再到画简单的组合图。那段时间,他手机里存满了课件,见到一个物体,就不自觉地在脑海里构建三视图。“常常为了一个点、一条线,琢磨到凌晨。”正是这种近乎执拗的坚持,让他在竞赛的绘图项目中脱颖而出。

每天200题、2遍实操、1颗平常心

理论攻坚,他定下铁律:每天200道题,8天完成1600题,错题成册反复强化,最终拿下98分。实操锤炼,他每天练习两遍固定项目,掐表提升速度:“我们管理的每一方气都连着千家万户,安全是天大的事。”面对偏远场站的寂寞,他说:“要把平凡的工作干到极致,需要沉得下心,享受专注带来的宁静。”

“200、2、1”就是宁国华的“匠心密码”,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

从赛场到现场的清醒

竞赛不是目的,提升才是根本。谈到清管阀发送清管器、更换压力变送器这些竞赛项目,宁国华眼睛亮了:“这些都非常贴近实战。通过竞赛,我对如何快速精准判断故障、处理收发球过程中的异常问题,掌握得更全面了。”

但他更清醒地看到了不足:“和顶尖选手同台竞技,让我意识到在新设备、新工艺的理论知识上,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当问到智能化、数字化,宁国华明显感到紧迫:“新的自控系统、智能设备不断投用,对我们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要求。我要主动参与场站流程改造、设备维修等作业,在实战中再提升。”这份清醒,源于他十多年的一线经历。他知道,真正的技艺,必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淬炼而成。

荣誉是肯定,更是起点。面对金牌,宁国华格外平静:“它属于班组,属于师傅,属于每一个支持我的人。金牌是新的起点,今后我要以更高的‘工匠’标准要求自己,把所学真正用在解决现场问题上。”(薛晖 韩宏轩)


信息来源: 
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