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油气分公司第六届青工油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大赛金奖——采气二厂,高雨萌!”当主持人的声音在赛场回荡时,正低头收拾笔纸,准备离场的高雨萌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就在刚刚,铜奖、银奖名单相继公布,没有她的名字,这位2024年研究生毕业入职采气二厂乌兰班的技术员,已悄悄做好了“重在参与”的心理准备。这份意外之喜,不仅让她成为大赛焦点,更刷新了两项纪录:采气二厂首次在该赛事中斩获金奖,新入职大学生获公司级大赛金奖的最快纪录就此改写。此时的高雨萌,距离踏入气田、成为一名采气人,仅仅过去13个月。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26张修改了几十遍的PPT,是无数个深夜里的录音整理与笔记复盘,是班组几位导师的倾囊相授,更是她扎根锦30井区、破解高含水气藏深抽难题的执着坚守。她的参赛课题《东胜气田锦30井区高含水气藏深抽排采工艺应用分析》,看似聚焦“抽油机排采”这一传统工艺,实则藏着对气田开发的深度解码——从地质概况到工艺对比,从现场改进到未来规划,每一个环节都浸透着她的心血和师傅们的倾注。
选题之初,班长冶海有与几名技术骨干和高雨萌经过反复商议,最终将课题定为抽油机排采工艺方面的应用。东胜气田锦30井区高含水气藏深抽排采难题突出,频繁积液、水淹气井影响生产效率和开发效益,而抽油机排采工艺的优化升级,正是破解难题的关键。为了让课题既有理论高度,又贴紧现场实际,班组为高雨萌组建了“3+1”导师团:既有深耕抽油机领域多年的班长冶海有,也有地质气藏领域颇有建树的博士、副班长陈笛,又有多次参加油气藏动态大赛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师韩蓬勃,还有同批入职的技术员罗勋相互学习交流。厂里也是高度重视,先后开展了厂内选拔、研讨汇报5次,厂领导、专家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逐一提出修改建议。
“最初的材料比较单一,需要完善的还很多,是师傅们带着我先找准方向抓重点,再沉下心来抠细节。”高雨萌回忆,无论是在工区上班时,还是休假期间,几位师傅从小标题的精准化,到语句表达的专业化,再到数据图表的清晰化,逐页指导她修改、逐句打磨。为了吃透现场情况,高雨萌跟着师傅跑遍锦30井区的机抽井,把每一次气井排查、每一组排采数据都记在笔记本上。深夜回到宿舍,她对着录音反复听、对着笔记仔细捋,将现场发现的问题与理论知识逐一对应,再修改完善材料。
光有扎实的内容还不够,汇报呈现同样关键。为了克服上台紧张的问题,高雨萌在宿舍对着镜子练仪态,对着空气练语速,在容易“打磕绊”的地方标注,从眼神交流到手势配合,前后演练了十多遍;多媒体材料更是历经几十次完善优化,大到逻辑框架调整,小到字体颜色搭配,都反复打磨至最优。“师傅们说,汇报不仅要‘讲得对’,更要‘讲得清’,让评委一眼看懂我们的技术成果。”高雨萌将师傅们的每一句话牢记心中。
在9月初的初赛中,高雨萌发挥出色,在55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前20名,并获得“新锐奖”闯入决赛。接下来的20多天,高雨萌继续打磨材料,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不断完善。9月28日决赛当天,高雨萌抱着“展现自我,重在参与”的心态,带着26张“千锤百炼”的多媒体从容上台。她先分析锦30井区地质气藏特点与频繁积液的现状,再对比射流泵、电潜泵等机采工艺,凸显抽油机排采的稳定性与经济性。随后详解工艺应用改进——从迭代抽油泵与抽油杆提升排液能力,到改进抽油机型号适配深抽载荷,再到改造地面流程实现气液精确计量和作业安全,从远程监控+现场核实提高异常诊断时效,到建立健康评估体系,实现机抽井月度考核等精细化管理……最后提出下步工作计划,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当限时10分钟的倒计时提示音响起,高雨萌的汇报也基本结束,9分35秒,一切都刚刚好。在接下来的现场问答环节,高雨萌依托平日所学与实践积累,胸有成竹,面对评委提问侃侃而谈、对答如流,其扎实的知识储备和清晰的表达,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当金奖荣誉到手,高雨萌喜出望外,激动地第一时间给导师团报喜:“非常感谢各位师傅,多亏了你们的指导,我真的没想到,就像是在做梦!”如今,高雨萌的故事已在东胜气田传开,这位从“萌新”快速成长为“金奖得主”的青年,不仅为采气二厂争得了荣誉,更成为二厂青年的“成长典范”。
从井场到赛场,从跟着师傅学技术到首破纪录拿金奖,高雨萌用13个月的时间证明:青春的力量,在于敢闯敢拼、勤于钻研。气田的发展,需要更多像她这样扎根现场、深耕技术的青年。如今,高雨萌作为二厂青年榜样,激励着他们在气田开发的不同赛道上,聚焦主业、奋勇争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书写青春篇章。(闫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