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当厂区的路灯还在晨雾中亮着,后勤食堂的灯光已经准时亮起。基地管理服务中心鄂北后勤服务站食堂管理员张朝辉习惯性地把工装最上面的扣子系好,踩着露水走进后厨。这个动作他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始终保持着党员那份特有的严谨。
“唐师傅,案板消毒记录记得签一下。”“小王,这批猪肉的质检单我再看一遍。”张朝辉的晨检从不说教,总是一边帮着搬运食材,一边把问题指出来。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2号灶火苗发黄要检修;周二青菜农残抽检达标;周三职工反馈糖醋排骨太甜......他说:“年纪大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守好灶台是他的信念,也让他把每个细节刻进了心里。有次上级检查,在调味品柜发现半瓶临期蚝油,张朝辉二话不说自我检讨,从此每个调料瓶都贴着醒目的到期标签。最惊险的是去年除夕前夜,蒸箱突发故障,如果不连夜维修好将导致无法正常供餐。张朝辉得知情况后,立即带领工作人员进行抢修,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排除了故障,当第一笼馒头准时在清晨出笼时,他笑了。
这位严谨的老党员,在严格之外更藏着细腻用心。2024年的“决战72小时”攻坚行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为确保首站基地1号食堂能够按时出餐并确保燃气使用安全,他提前行动,对食堂供气管线燃气阀进行了全面检查,并组织更换了灶台燃气软管,提前列好菜谱,采购必需品,加班加点盯在厨房,既保障了食堂就餐人员的准时用餐,又确保了现场职工的热饭热菜供应。每逢节日,食堂总会多几道应景吃食:中秋节的孜然羊肉、手工月饼格外诱人,冬至的饺子馅儿格外饱满,都是他翻着营养学书籍和师傅们琢磨出来的。
如今走进食堂,窗明几净的操作间里,党员示范岗的牌子擦得锃亮,如同他十年如一日坚守的初心,在他心里,这方寸灶台就是践行党员使命的广阔天地。
张朝辉依然保持着那个习惯:每天最后离开时,要把所有电源开关再检查一遍。他说这和当年在党旗下宣誓一样,都是本分。有人算过,这些年来他经手的食材能装满十节火车皮,但在他心里,最金贵的永远是职工们那句“张师傅,今儿的菜真香”。(荣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