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个词,一个叫认真,一个叫执着,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
工程院采气所所长周瑞立就是这么一个既认真又执着的人。面对“致密高含水气藏”不好动、不好采的技术难题,主动挑战“气藏怕水”的传统观念,进行技术“迭代更新”。
2010年初,刚到大牛地实习的周瑞立发现,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现场实际运用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为了能让自己融入到工作中,他一面调研各类文献报告、论文著作,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一面与专家前辈学习交流,凡事坚持多问一句、多想一层、多做一点。
在前辈的带领下,白天跑井场,详细了解各种排水采气工艺,熟悉各种井下作业工具及现场施工工序,晚上不断复盘各种工艺原理流程,对着工具照片画图纸剖析内部结构,不断积累排采工艺方面的经验,也就是从那时起,周瑞立与井下工具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牛地气田和东胜气田属于世界级致密低渗透气藏,低渗、低压、低丰度,储层致密坚硬如“磨刀石”,气井自喷期短,开发难度大,技术需求高,如何实现高效开发?周瑞立一直在惦记着。
四年前,柱塞排采工艺还是间歇气举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解决气液滑脱的有效手段,但智能管控水平低、工作制度调整频繁、管理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给生产造成了不少麻烦。
时任采气所副所长的周瑞立敏锐察觉到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但该怎么创新呢,这可把周瑞立难坏了。
“爸爸,爸爸,你看我的机器人多酷啊,不仅能飞,在水里也照样可以变身呢!”儿子一嘉的话让周瑞立瞬间有了灵感。对啊,要是井下也有个机器人辅助排液,还能实现智能控制,岂不是能有效解决柱塞的问题了。
说干就干,周瑞立立刻带领团队开始着手调研,拜访刘宜贵、叶新伟等行业专家,在大量交流对接后,对井下智能机器人有了大致的规划方向。让程序来控制机器人内部中心流道开关,利用气井自身能量来实现井下智能机器人的上行作业,从而完成气井分段、逐级、定量排水。
在充分考虑到各种试验风险及做足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井下智能机器人的现场实验提上了日程。
技术团队信心满满,满怀期待地将井下机器人进行投运,整个投运下行过程顺利极了,可周瑞立在现场从下午2点等到晚上8点,仪器没有丝毫上行的迹象,最终只能连夜捞获,第一次入井试验石沉大海。
虽然试验没有成功,但周瑞立一点儿也不气馁。在井场挑灯夜战,不断回放运行轨迹进行分析,与技术团队一起寻找问题根源,继续仪器改进。
第二次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中。周瑞立手中拿着施工方案圈圈画画,核对着一项项工序、一个个参数,为再次保驾护航新工艺“0”的突破默默努力着。
但天不遂人愿,再次入井运行仅10天,新问题出现了,胶筒密封寿命短,工艺无法推广,第二次入井试验再次折翼。
两次失败更加激发了周瑞立誓要“成功”的坚定信念。
当时正值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键时期,被困在郑州的周瑞立难以到现场跟踪,只能通过视频会议反复与专家团队研讨如何提升胶筒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最终历时6个月,设计出第三代“金属+橡胶栅面复合型密封体”方案,成功实现了井下智能机器人能够在井筒内自由稳定行走。
作为采气所所长,周瑞立凡事“想在前、干在前、抢在前”,勇于啃最硬的“骨头”,敢于扛最重的责任,把现场一线当做“练兵场”,14年如一日醉心于探求三低含水气井排水采气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周瑞立的带领下,采气工艺研究所结合不同生产工况,制定排采工艺指导表,实现井藏协同一体化分析;成功搭建出柱塞智能管控平台,不断促进常规柱塞到井下智能一体化柱塞的现场应用,推进“射流泵、柱塞示范区”建设落实落地;自主研发出低压泡排药剂,有序推进抗油、自发泡、下古泡排剂的研发工作,不断助力公司泡排体系的构建。
他说,只要坚信可能,就能挑战一切不可能!(乔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