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村官”

在河南省镇平县沙家村村委会的大院内,有个一亩见方新建的葡萄园子。具有现代农业技术特征的滴管,在葡萄架上缠绕,葡萄树在春风吹拂下,已经绽放出新嫩的绿叶,可以预见这批新种植的葡萄树,在今年秋天就可以结出理想的硕果。“这是苏书记来到我们沙家村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村委干部向前来取经的人员介绍。

葡萄树绽出新嫩的绿芽

苏书记就是华北石油局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苏延福同志,他是采气二厂副总政工师、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前年,河南省扩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范围,华北石油局作为驻豫的中央企业,响应号召,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推荐驻村第一书记人选。苏延福闻讯后,主动报名,经过资格审查后,被录取使用。

苏延福来到沙家村经过调查研究后了解到,沙家村过去是河南省的贫困村,因为土地贫瘠,一直受限于传统农业,再加上产量少附加值低,村民脱贫后一直没有找到致富的有效途径,一旦年景不好,收成都是个问题。要想解决根本问题,就要转变思想认识。苏延福与村干部商议,在守住传统农业的同时,应该因地制宜发展附加值高的新产业。这几年,有的乡村的水果产业搞得风风火火,让一部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在商议中,有村民提醒,不是没有考虑过,一是因为田地过于贫瘠,未必适合,二是投入太大。作为不利的条件应该警醒自己,但是不能成为一个不想作为的借口。集思广益,大家决定由小到大,逐步实施。不成功也不会受损失,成功后有了经验,再全面铺开也不迟。村委会院内有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苏延福和村干部一起除草犁地。兴办葡萄产业也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他们把自家养羊养牛积攒下来的肥料贡献出来。可是光有肥料不行,翻土起垄、挖坑栽水泥杆、固定钢管、拉钢丝……后续的工作不少。为了节约资金,这些本应该包出去的活,他硬是全部自己干下来了。搭水泥钢管架时正值盛夏,他戴着草帽从早干到晚,每天T恤衫被汗水全部浸湿,并泛出一片片白色汗碱。

义务清理垃圾亮出身份

作为一个异乡人,要想让村民接受你,不能坐在办公室里兜圈子,而是要走近村民,想办法“亮出身份”,与村民“搅合”在一起。苏延福与村民的见面礼别具一格,不是在大会上自我介绍,也不是由其它村干部走家串户的宣示,而是参加各种义务清理垃圾的活动。当村民们发现有一位操着普通话,有别于当地人气质的身影在村子里穿梭时,都纷纷打听他是谁。一回生两回熟,“苏书记”的名字就伴随着大家的瞩目,走进了大家的心里。一次,苏延福参加人居环境整治活动,连续几天的清理大块建筑垃圾,由于用力过猛,扭伤了胳膊,导致肘关节有了积水,一年了右胳膊都不能负重。群众知道后既心疼又感动,“苏书记来咱们村,可不是走过场的。”

要为村民做实事,不能仅凭嘴上说,是要用事情来印证。去年麦收季节,一些村民的麦田地没有连成片,收割机考虑到成本问题,就不想来,直接把他们隔过去,远走别处。村民们眼看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急得欲哭无泪。苏延福闻讯后,立刻开着自己的车来回在两个国道围堵收割机。一打听收割机竟然是来自自己的家乡陕西省,一段乡音沟通后,苏延福提出自己掏钱给他们安排住宿吃饭,对方深受感动,决定看在老乡的面子,愿意到十几公里外的村子帮村民抢收麦子。

这些年,在各方力量的支援下,全村实现了脱贫,但由于历史原因,仍然有一些群众处在一个需要托底帮助的境地,沙凤兰就是其中的一位。沙凤兰是一位五保户,膝下无儿无女,由于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走很困难。苏延福隔三差五都要上门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助。沙凤兰的屋子墙体单薄,墙体与门之间有缝隙,到了冬天,寒风沿着缝隙穿进来,屋内屋外温度相差无几,沙凤兰显得很无奈。苏延福看到后,对村内所有有着相似情况的困难户,上门义务服务,在缝隙中打进泡沫胶,杜绝了寒风入袭。这些困难户文化程度都比较低,不会使用手机采购自己心仪的东西,苏延福就帮助他们。

项目资金负责落实到位

苏延福到村后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解决村民的揪心事、烦心事。村子里有一条自然形成的水渠,这在靠天吃饭的地方,无疑就是一条救命之源。水渠沿着地势自然流动,地势低的就可以坐享其成,地势高的就要买水泵和管子,长驱几十米,将水引到自家麦地里,成本高效率低,而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无能为力,就只好作罢。苏延福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立志兴建覆盖全村一半以上耕地的水利灌溉工程,他编制了详细的方案申请,多次到县有关部门沟通争取,终于今年年初这个造价48万元的灌溉工程得到了县里的支持,目前项目已经批复,进入了招标程序,预计一个月左右就能开工。村民听到这个好消息,无不欢欣鼓舞。

公司对派驻沙家村的第一书记,也发挥了坚实后盾作用,大力支持帮扶村的工作,不仅向村里捐助了一批设备,还积极回应了苏延福提出的开展消费帮扶的请求,公司机关及各二级单位工会已经采购了八十余万元的农副产品,有力壮大了村集体收入。

农村就是一片广阔天地

苏延福原来在单位是一名从事党群工作的基层领导干部。当时报名做驻村第一书记的时候,有志在农村主动接受锻炼,把自己过去看到的、想到的,期望能够在农村得到实现,而不是摆摆架子做做秀。通过近两年的锻炼,苏延福的感悟就是工作一定要“扎实”,任何工作都不能浮在表面上,农村就是一个大课堂,驻村的经历将会对社会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在苏延福的屋子里,放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工具箱,什么时候需要,就背着工具箱立刻出发。从沙家村到邻村的主道路有四五公里长,路旁的路灯年久失修,很多路灯成了摆设,走在这样的路上,大伙都是摸黑前进。苏延福在寒冬腊月连续四个夜晚对路灯逐一进行查询,哪些灯是坏的,需要怎样的配件,一一搞清楚,然后邀请工程队伍进行安装。由于资金紧张,苏延福从工具箱里拿出相应的装备,爬上路灯杆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能省几个钱就省几个钱。”当路灯全部亮起来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春节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来,村民们走在亮堂堂的道路上,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付豫蓉、刘良)



信息来源: 
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