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野外风霜,岁月留给老贾的只有满面皱纹和霜染鬓发。老而弥坚,他依旧像沙柳一样守望着奋斗半生的大牛地气田。
老贾本名贾军虎,陕西省周至人,1989年进入华北石油局工作。从一名普通的一线石油工人到采气一厂基层队领导,获得过多少荣誉,锁在抽屉的奖状证书就有十几本。为此,他常念叨:“我都没有多大的贡献,组织上就给予的这么多。”
可是每一个了解他的人都清楚,这些荣誉,他该得!
“所有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2020年,老贾第三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他自己评价说,这是分量最重的荣誉。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克服疫情影响历经的千辛万苦。
新冠疫情突发,封路设卡的防范措施,令全厂日产量陡然下降了300多万方。大年初二,安顿好家人,他火速赶往工区。
陕蒙交界设置了重点防线,天然气生产面临全面关停的局面。尽快打通关卡,成为突破难关的重点。面谈协商能取得最好效果,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全部下乡部署防控疫情工作去了,规定外来人员不准随意流动,老贾想到了电话求助旗政府,希望协助办理车辆通行的手续。
大年初五的上午,经过与多方交流,终于协调旗能源局向镇政府下发了针对采气一厂办理车辆通行证的函。他拿到批示函后,赶紧与镇长取得联系,希望镇政府能够尽快下发通行的文件。此时,镇长正在村里检查疫情防控措施,直至晚上11点,取得通行文件,10辆拉运车辆开始运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凌晨3点,一阵急促电话铃声把他从睡梦中吵醒,消息让他困意顿消,“检查点执勤人员说复印的文件不作数,车辆全部被阻拦在卡点处”。
老贾立即赶到现场,顾不得凌晨零下30多度的低温,与值班警员积极交涉。对方仍坚持在特殊时期,复印的文件不能作数,必须要接到镇政府电话通知才能确认。凌晨4点多了,老贾只能窝在车里等着天亮,早上6点半,才给镇长发了信息说明情况。直到7点多,镇长发来消息说,“8点半在卡点开个临时碰头帮助解决问题”。在卡点,他向镇长说明了生产情况和困难,镇长了解到我厂在防疫上的严格措施后,表示支持帮助我们解决车辆通行的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连续7天日夜奋战,与内蒙和陕西4个旗县区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共处理了27个卡点的封堵,确保了生产保障车辆的正常通行,气田的日销量也由最初设卡时的400余万方增长到800万方,缩小了疫情防控对生产带来的影响,保障了气田的平稳运行。
这段时间,从内蒙到陕西,从榆阳区到神木,从镇上到村里,老贾不停地沟通协调,有点着急上火,嗓子都哑了。春节期间加疫情,连村里的小卖部都关门了,也找不到一家开张的饭店,连口热水也喝不上。大年初五,他奔波了一整天,从早上到夜里10点没喝一口水没吃一点食物。回到宿舍,只找到前几天吃剩的半包方便面,想吃已经饿得没有食欲,不吃明天还要继续战斗,他用热水泡了这半包方便面,硬逼着自己吃了下去。“看到全厂天然气产量得到恢复,我觉得这7天里所有受的苦都是值得的。”贾军虎深受感触地说。
自他担任采气一厂油地协调管理的“掌门人”以来,带头破解了在石板太村无法部署新井的“痼疾”,历史性取得陕西境内103宗土地产权证书,榆阳区复垦保证金返还取得跨越式进展和突破。
“自己不动手,心里痒得很”
时光追溯到十年前,那时他担任采气三队(现采气管理三区)党支部书记。时值越冬生产期间,新任队长在外交流培训,贾军虎就“又当爹来又当妈”,书记队长的责任一肩挑。
一天深夜1点多,和技术员讨论完问题,正准备休息的老贾接了个电话,43号站上的热水循环泵突发故障。
老贾急啊,此时大牛地气田的气温已零下30 摄氏度,如果不能及时地更换热水循环泵,取暖设备就会冻坏,影响站场设备运行,“多米诺骨牌”就会倒塌,气井堵塞的问题马上接踵而至。
老贾疼啊,如此低温下,值班员工怎么能受得了?这些孩子,和他呆在一起的时间,比自己的儿子还要多。
带上材料,贾军虎向43号站奔去。车外寒风凛冽,车内心急如焚。
到达站上,没费多少事老贾便拆下坏掉的循环泵,但随后就出现了让人“憋屈”的事情:需要放掉管线里的循环水,可没有泵,只能靠人工。老贾和员工就一桶一桶往外提,一个小时后,站内热水循环系统恢复了正常。回队部的路上,老贾看着天边的启明星,眼皮开始打架。“整个越冬生产期间,许多人都没睡过安稳觉,大家都是这么干的,”贾军虎说:“看到别人干活,自己不动手,心里痒得很。”
那年,采气三队提前14天完成了全年任务。
从采气三队到采气管理四区、管理二区,像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坚守信念,追随父亲的脚步”
那年在工区连续值班快90天了。贾军虎感到很不舒服了,头昏脑轻,身子轻飘飘的。自我诊断为“小感冒而已”。在一次厂生产会议上,厂领导看出他的疲态,要求他住院检查。医生诊断为黄疸型肝炎,建议赶紧转去西安大医院治疗。此时老贾意识已经模糊了,当到达机场,他才猛地清醒:“不是住院的么,怎么到这来了?”还跟送护他的领导“讲条件”,“队上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我”。
2011年4月3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经过会诊,确认是急性重症肝损伤病,并开出了病危通知书。结果仅仅住院十多天,老贾就要回工区。妻子拗不过他,只得约法三章:“晚上10 点一定休息,绝对按时吃药,绝对不吃油腻。”
工区值班两个月后,他才轮休回家,老父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已经住进了医院。孝顺的他尽心竭力地照顾着老人,多年的野外工作,使这对石油父子离多聚少,“为人子,孝于亲”,哪怕只是在床前为病重的老父亲端一杯热水,也是这个久离老人的儿子最朴素的愿望。
当接到从工区打来电话时,哪怕躲着老人,慈祥的父亲还是劝他:“我扛得住,不要耽误了工作,你回吧。”看着父亲坚毅的目光,他含泪离开了病房,赶往大牛地。事后,从儿子口里得知,自他转身离开后,老人浮肿的脸上挂上了两行浊泪。父子俩仅仅相处了5天,是让老贾刻骨铭心的120个小时。3天后,传来噩耗,老父亲走了。老贾跪倒在沙地上,面朝南方,痛哭失声。
“我愧疚我不是合格的儿子,父亲也是石油人,也是党员,我只是坚守着一样的信念,追随着他的脚步。”贾军虎眼眶湿润地说。
2022年1月底,西安疫情解封,贾军虎第一时间返回工区,此时离春节只有2天时间,他再一次牺牲了阖家团圆的机会。摆在面前的是一份重重的任务书:产建井97口、措施井100口。近200井的井位提供任务在等待着他冲锋陷阵。
2022年,大牛地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春风浩荡中,一丛丛的沙柳又开始孕育生机。贾军虎就是一株沙柳,生长高高的沙丘上,任凭狂风吹,任凭大雪埋,深情地守护着这片热土。(高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