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很深,采气二厂杭锦旗基地被入冬后的冷风包裹着,党群工作部闫志洪还埋在办公桌前,眉头紧锁,一手翻着笔记本,一手在电脑键盘上敲敲点点,梳理着刚刚从天然气处理厂拍回来的视频素材。他常常说,时间不够用,干着干着,就到夜里了。
从事专兼职新闻宣传工作近20年,今年已46岁的闫志洪虽不是正牌新闻传媒“科班”出身,却通过多年不断地学习摸索,成为公司新闻宣传战线的中坚力量。
他说,新闻是“跑”到的
2020年6月27日,杭锦旗工区烈日当头,强烈的紫外线射在皮肤上,火辣辣的疼,现场没有一点可以躲避阳光的地方,只有时而飘过的片片云朵能短暂的遮挡,却丝毫不起作用。东胜气田5号集气站正在进行一级动火连头施工作业,闫志洪扛着三脚架、照相机、笔记本整套行头,来回奔波、爬高上低,或蹲着、趴着各种姿势,或聚精会神认真倾听,只为发现最佳拍摄角度、捕捉现场最真实鲜活的情景,整整坚守10个小时。回到驻地,立即选图、剪辑、码字,最终完成了全媒体的报道。
有人说,闫志洪只要一拿起相机,就如同打了“鸡血”似的,比“八零、九零后”都精神,浑身充满了干劲。
跑现场、拍素材、写稿件、编视频、做专题……多年的一线工作,让他患上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尽管如此,而今他还是一看到现场,就扑上去,忍疼痛扛着器材登钻台、爬沙丘、爬雪地、越河沟……留下一张张珍贵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党员”》《匠心独具的创新“达人”》《“一流”是什么,他们用一场首秀来回答!》……他的笔下还有许许多多感动干部职工的好故事。他常对年轻的宣传工作者说:“闭门造车憋不出来好故事,要跑起来。”
他说,新闻是“看”到的
闫志洪有个习惯,笔记本不离身、照相机不离身、录音笔不离身,光记录新闻线索的本子就好几摞。
这还不算,他还有个习惯常常遭到同事“吐槽”——喜欢问问题。在楼道、餐厅,一听到同事在沟通生产、业务方面的事情,他就竖起耳朵捕捉信息。只要有新闻价值他就会紧追不舍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哪口井实施新工艺、哪段管线完工、哪个场站检修等等。
“有时候我们觉得都不是啥新鲜事,可在他看来就特有价值。”技术员盛辰说:“而确实,经过他整理撰写后的稿子,看过后会常常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为了不错过气田重点生产经营工作,他在每周召开的生产例会上总是认真听认真记,从中筛选报道亮点。
为了使新闻宣传报道更加详实、准确、生动,他经常走访和驻扎在一线班站,积极参加各类生产活动,细心记录工作现场的各个环节。认识闫志洪多年的苏延福说:“他每次去现场,他都肩扛三脚架、脖挎照相机、怀揣记录本。摄像、拍照、记录,一样都不少,对摄影器材各种转换操作熟练地让人心疼。”
荣登《中国石化新闻联播》并被各大媒体转载的新闻报道《中国石化:让农牧民过上“暖冬”》,就是这样凭着多年的“功力”创作出来的。《战高温保上产,同频共振齐发力》《梦想在前,使命催征》《华北采气提升上产“加速度”为气田产建赢得主动》《采气二厂奏响上产“协奏曲”》等优秀新闻作品就是这样,通过他日复一日的“捕捉”“捞出”的“活鱼”。闫志洪常说:“要干好新闻宣传,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他说,新闻是“淘”到的
“石油工程部要做好JPH-480/481井组‘拉链式’工厂化压裂施工过程监管……”厂长唐万举在工作例会上安排到。
“拉链式”压裂施工,闫志洪立即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从未听闻的新词语。会后他立即拽住石油工程部的同事追问不停,得到准确答案后便立即扛着器材直奔井场,对东胜气田首次采用“拉链式”大型压裂工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产量获重大突破进行了全过程报道,并被央视采用,同事们都对他的新闻敏感性敬佩不已。
时值3月下旬,杭锦旗春寒料峭,风沙飞舞。现场压裂车、混砂车、清水罐、仪器车等设备多达几十台,连接的管线、管汇、电缆密密麻麻,一包包白色的压裂砂像小山似的在井场边摆的整整齐齐,吊车不停地吊向混砂车内,一群华北采气铁军干得正起劲儿。
闫志洪到达井场,然后迅速占据“有利地形”。爬到罐顶,支好三脚架,架好相机,“瞄准”目标,就此开启他的“菜单模式”。配备28-300毫米长焦镜头的佳能相机足有10多斤重,为了抓拍到理想的画面,他端着相机能静止几分钟,汗水浸透毛衣又浸湿厚厚的棉衣,汗滴从棉帽子内顺着脸颊滑落,他硬是忍住手腕和肩膀的疼痛,咬牙坚持,终于拍摄完,赶紧放下相机,活动一下身体,稍微舒缓一会后,又奔向下一个拍摄点。他来回穿梭在设备与管线之间,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交底,厂、院技术人员沟通对接,施工人员局部特写,都被一一记录下来,期间还时不时的问专业人员一些关键环节的专业知识。
一个月后,看到拍的视频登上了央视,他开心地像个孩子,当初的艰辛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说,新闻是“磨”到的
今年7月份,公司党委宣传部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华北先锋”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他历时半个多月,在工区各场站辗转奔波数千公里,拍摄数百个场景,3小时人物采访,用录音笔进行了20多次配音解说,从脚本编写、场景设计、摄影摄像到后期剪辑,最终成片定稿提交,受到干部职工的高度赞扬。
在同事眼里,他就像是个“时钟”,整日围着工作不停地转动。他全年在野外值班天数最长一次达到120多天,至今仍是部门里的当年度野外值班天数最高记录保持者。
厂里规定在工区值班期间每周可以休息一天, 可他总是放弃休息。每天不是在现场拍摄,就是在办公室“爬格子”、做视频。为了保证稿件的时效性,晚上加班挑灯夜战已是家常便饭。今年2月底,在内蒙工区坚守了4个月的他,身体出现异常状况,回家后瞒着家人去医院做了检查,经过诊断,医生立即给他做了手术,入院一周后出院,又立即返回工区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
近5年来,闫志洪已累计在中石化内外宣各媒体发表作品千余篇,拍摄的视频素材3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因此荣获集团公司2019-2020年度宣传思想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中国石化报社优秀通讯员,2019年度华北石油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华北局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新闻工作者。
“比起每天驻扎在井场的施工人员,这点付出真的算不了啥,他们才是最辛苦的。”面对大家的赞许,闫志洪如是说。(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