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昌宇: 奔在储层改造攻坚路上



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储层改造研究所所长。2020年,他带领储层改造研究所实现设计源头降本减费9916万元,推广应用杀手锏提产技术5项,压后日产气较方案配产提高70%以上——

 


 

姚昌宇“不爱”睡觉

凌晨两点的工程院办公室还是灯火通明,他正在和所内技术人员一起讨论修改《东胜气田锦30井区2021年滚动开发方案--压裂工程方案》,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通宵。作为储层改造研究所所长,姚昌宇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一说起专业技术,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滔滔不绝。

2020年初,储改所接到了“天然气十亿方产建投资‘十三五’末控制到28亿元”的通知。怎样能合大家之力把降本做到实处?姚昌宇第一时间组织全员召开“2020年降本减费,我要做什么”讨论会,向技术人员宣贯政策、统一思想, 积极落实源头降本减费。他要求在确保改造效果前提下,从试气投产工序、压裂工艺等方面开展全流程优化,并先后十余次与钻完井、开发地质沟通对接,一步步反推和测算每一个环节费用。

“降本减费不只是压裂这一道工程上的事,它涉及到整个流程,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推的原因。”姚昌宇说道。

降低投资但不能降低效果。面对日益降低的储层品位,如何提高单井产量是摆在姚昌宇面前的一大难题。他带领技术骨干,从各工区地质特征、压裂工艺等方面逐一分析对比,并结合邻区压裂工艺技术方案,编制了薄互层穿层压裂技术、微裂缝储层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低品位储层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以及致密油增能体积压裂技术等多项“杀手锏”技术提产方案。

姚昌宇“睡”不醒

为了使得降本减费和“杀手锏”提产技术方案落到实处,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如火如荼的5月,姚昌宇深入大牛地和杭锦旗工区压裂现场,一待就是一个月。

一到现场,他就迫不及待和采气厂、压裂队等技术人员交流全年的储层改造思路和设计理念,希望让参与现场施工的各方都能了解到我们压裂设计的目的。这个时候,他变成了“爱”睡觉的姚昌宇,被同事拍到过两次在大牛地采气一厂办公室和车上仰头大睡的照片。这两张照片在工程院可谓是让他“出圈”了,大家都在感叹“姚所真的是太累了。”

“作为技术人员,尤其是压裂工程技术人员,如果不亲自到现场跟踪,就不可能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也就不可能做好方案设计的编写和优化工作。”这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姚昌宇睡了个踏实觉

在紧接着的“持续攻坚”中,针对上半年压裂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姚昌宇带领区块负责人对已实施的58口井逐一摸底分析,通过对高产井和低产井的地质参数、压裂工艺及设计参数进行反复对比,他做出三个大胆的决定。针对微裂缝发育的锦30井区,将前期的长缝压裂转变为混合水体积压裂;锦66-72井区复杂高含水气藏由单一的控水压裂转变为差异化的疏/堵水压裂;针对物性较差的低品位储层,采用多簇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

面对这些突然的转变,反对的声音响起来了。“锦30井区气水关系复杂,混合水体积压裂不适应怎么办?”“大牛地老区应用多簇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加大压裂规模会不会增加单井投资和压窜邻井风险?”但姚昌宇坚定储层条件变了,地质认识深化了,压裂工艺也必须进行变革。这是经过地质工程一体化分析论证和充分调研邻区压裂工艺后形成的认识,不进入现场试验,怎么知道不行呢。

其实表面上他自信满满,实际上内心却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口井上千万的投资,一旦他的这些观点错了,将会损失惨重。

那段时间,他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看日报,盯压后效果,并再三叮嘱现场跟踪人员,务必确保现场技术支撑质量,及时优化调整压裂设计参数。

很快,这批试验井取得了成效,J30-5-10井、J30-5-11 井等多口锦30井区的气井采用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后压后日产气达3万方以上,J30-8-7井压后日产气高达5.5万方;壕2井采用大规模疏水压裂、配套二次加砂和控水支撑剂压裂后,日产气达5.3万方;D12-P62井、JPH-462井等多口水平井采用多簇密切割体积压裂技术后压后日产气较方案配产提高50%以上。

看着这批井的成功,他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总算可以睡个踏实觉了,也更加坚定了他推进技术变革的信心和决心。2020年,他带领储层改造研究所实现设计源头降本减费9916万元,推广应用杀手锏提产技术5项,压后日产气较方案配产提高70%以上,有力支撑了公司年度任务的圆满完成。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自己描绘的日历,那么走进姚昌宇的日历,你会发现每一页都记录着他清晰可辨的足迹,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也没有色彩斑斓的传奇,只有踏实努力和认认真真的工作。(李月丽)

 

信息来源: 
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