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山头我的“家”

 

      定边油田姬塬王盘山的山头上,住着一个班组。11个人员维护着五个山头的井场,他们甘于寂寞,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是陕北的一句土话。局外人乍一听,就会质疑这句话的逻辑性,既然都见面了,何来说话难。当你实际走到这片起伏的地貌的时候,就不能不感叹这句话是如此的形象。

行路难

陕北地区身处黄土高原中, 大小不一的黄土塬高低起伏不说,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是靠人工走出的羊肠小道。两个山头之间并不远,近的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身影,但是要说话, 只能靠现代化工具手机。因为处在陕甘宁交界处,人员稀少,通讯运营商不愿投入,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的电话依然是时断时续。定边油田有一个班组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他们工作的地点是一个地处定边姬塬镇上的王盘山的几个山头上,人员驻地坐落在一个井场的后面,用两排房子圈起一个院子,总面积在4亩左右,人员总计11个,平常除了休假外,基本保持在8个人。这个驻地始建于2000 , 最早是九普下面的一个采油队,后几经体制变化,现为定边油田下属的一个班组。站在这个居住点,可以俯视辖区内所有的井场。但是也仅仅是可以看到,在过去信息不发达的年代里,工人们工作基本上靠的就是两条腿。现在有了手机,工作强度相对要减轻许多,但是一般的巡线是必须要做到的,虽然有的两个井场相距只有一公里,彼此隔空招手即可看到,但是要到对方的山头井场,首先要下山,沿着沟底的羊肠小道来到另一个山头的山脚下,再顺着山路爬上这个山头的井场,短短的一公里, 把人折腾的上气不接下气。

黄土高原土质松软,天气好的时候,路上浮土足有半尺厚,一路走下来,尘土飞扬,一天下班回来,个个都是“兵马俑”。更倒霉的是下雨天,道路泥泞无法走人,就只好出动铲车,把路面上的淤泥铲除,尽管如此,当工人们踩着经过“清扫”的路面爬到山头井场的时候,鞋、裤角都被沾满了泥巴。小雨尚可自己克服,如若是碰上一场瓢泼大雨,那可就不太好解决了。去年七月,暴雨来临冲垮了道路,伙房里的蔬菜已经没有了,大伙只好下山,步行到12公里之外的姬塬镇上买菜,然后再把菜拎回来。平常人走这么远的距离,空着手走一趟都嫌累,而他们却要顶着风雨,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山下山,负重前行,是多么的不容易。

环境差不能影响工作

就是这样一个环境,姬塬的班组没有因此而影响到工作。姬塬班组辖区内有两个发油点,8口井,分布在5个井场,也就是5个山头,日产油量在1112吨,占定边油田四分之一。定边油田起始于九十年代中期,建设初期,受资金影响,硬件要求较低,二十多年过去了,一些设备开始跑冒滴漏,说不定哪一会就躺井无法生产,因此平时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管线都是埋在黄土里,经过雨水冲刷,有的管线已经暴露在外,锈迹斑斑,弄不好就会形成环保事件。班组人员坚持每天四次巡线,白天两次,夜里两次。因为管线架在落差较大的沟壑和山梁上,曲曲折折形成很大的管输压力,工作人员在寻线的时候,就特别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照顾,预防为上。在检查中,他们发现新换的玻璃钢注水管线常有裂纹出现,原来注水泵设备落后,震动大造成的。在他们的提议下,得到了上级的支持,更换了新的注水泵。五月底的一天,注水泵房忽然水漫金山,工作人员由此判断注水管柱爆裂,水泄出后,洇到地面上,因为裂缝只有针尖大,又埋在地下,大伙费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找到裂口,及时堵上。由于他们维护得当,整个油田的递减率仅有5%,远远高于上级的20%的要求。检泵周期平均在820天。这两个指标即使放在国家层面上与其他油田比较,也是首屈一指。

寂寞的生活

山上的生活是寂寞的,驻地离最近的集市也在山下12公里,一般的职工很少出去,除了工作的山头井场外,就是这四亩地的驻地。为了解除职工的寂寞感,单位配套了一系列的生活娱乐设施,空气能的洗漱间、乒乓球和台球室、阅览室等,但是空间和项目毕竟有限,玩累了,就回到各自的屋里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赵印轩喜欢刺绣,从老家回单位时就把一套刺绣工具带在身边,没事的时候,就专心刺绣,借以打发时光。有的职工在一个废弃的井场上开出三分地,用以种菜,在丰富菜篮子工程的同时,生活成本也得到了压缩。李光星看到原生水在经过净化后,余下的因为不能饮用, 被白白倒掉,感觉甚为可惜。余下水占全部原生水的七成,是一笔不小的浪费。闲暇时间,李光星就对净化系统进行了完善,让净化后的余下废弃水,重新作为注采水使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虽然制度上大家各司其职,但是在紧要的时期,分工不分家,工作生活彼此照应,团结的像一家人。

李光星是班组长,为了抓好生产,去年只回家了两个月。为了更加专心地做好工作,前两年他把在家的妻子也带到山上驻地,同他一起工作。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大学,另一个在上高中,在地方重点高中,总成绩在年级排前五名,现在由家里老人照应。说起孩子,李光星的眸子充满光泽,“我们累点没有关系,只要他们这一代有出息,我们可以付出一切……”

在姬塬班组人员的眼里, 山头就是工作场所,就是家。每天就是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然后,再从那个山头,回到这个山头,周而复始。

(刘良付绪凯)

 

 

■采访手记

姬塬的弟兄们,你们辛苦了

 

朋友,当你坐在办公室,点上一支烟,泡上一杯茶,享受着清净环境的时候,此时此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工作在方圆几里地都看不见人的山头上,用青春和热血,坚守着这片贫瘠的土地,他们就是定边油田姬塬班组的11位弟兄。

当你还在为自己能否升迁,而感到苦恼的时候,你是否想到姬塬的弟兄们,穿着有油腻的工作服,在起伏高低的山路上艰难前行,头上沁出的汗水,此时,正浸入干旱的黄土地。

当你还在为自己为多拿些收入而想入非非的时候,姬塬的弟兄们却不讲条件,与恶劣的环境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就是你与姬塬弟兄们之间的差距。你可以说,他们就是干粗活的,按照价值规律来讲,你本身就应该享受着与众不同的待遇。问题是扪心自问过自己,自己真的创造了与众不同的价值吗,说不定,你和姬塬的弟兄们的境遇,很有可能是体制不完善带来的结果。

你也许会说,他们理应得到表扬。这话乍一听,感觉到有点儿激动,再一看现实,发现也仅停留在口头上。

姬塬作为在局、分公司内最为艰苦的地方,将会被人们记住。姬塬的弟兄们的事迹,在局、分公司发展的道路上,将会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激励着全体职工阔步向前。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要把姬塬的事迹广而告之,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为你们感动。在此,向你们致敬,你们辛苦了。(刘良)

 

 

信息来源: 
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