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采气工艺研究所副所长,他很忙也很累——
“实在是没时间,要不然咱们后天看看吧,要可以的话上午咱俩聊一聊。”在单位走廊,遇见了着急赶去会议室的周瑞立,边说边往前走着,这已经是笔者预约想要采访他的第三天了,而作为工程院采气所副所长的周瑞立,每天都会被各种会议和工作围绕着,总是抱歉的一再往后“拖延”采访日期。
周瑞立的忙,就如同他在2018年述职报告时说的那样,“全年共完成开发评价方案5项;工程设计92井次;总结、汇报材料167份;新工艺新技术试验7项;专利授权/受理4项,新提交15项。”这一个个数字堆砌出来的是努力得到的成绩,也是无数个日夜的付出。
在“百日会战”期间,现场措施井工作量急剧增加,工作量增加的同时工作时间却比以前大大缩短了,时间就是效益,工程院从上到下发扬有任务马上就办的作风。“假设给你一份设计,以前是3天做完进行提交,但是会战期间所有的井都铺开了,为了避免等设计的情况出现,我们尽可能的当天就下发,减少现场等设计的环节,避免影响现场工作时效。”周瑞立介绍到。这是一个重点环节,面对这种情况,采气所只要接到任务就马上安排,加快督导,争取把工作衔接上,既不能影响自身本来工作,又要保证工作当天完成、当天审核完,就算是晚上9、10点,审核完也要及时提交。
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工作落实
就在这种高强度工作的情况下,周瑞立接到了一项棘手的工作—编写3口井的带压设计。工程院自建院以来就没有编写过这种带压设计,院里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因为周瑞立之前参加过集团公司的培训,在此基础上还算得上是能掌握相关知识的人,只能是他硬着头皮顶上去了。两天的时间里,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是通过查课件,翻阅资料,跟前来交流单位进行电话沟通,“这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工作,不能笼统的进行,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要写的很具体。”最终及时提交了设计。
2018年底,管柱准备进站试气,但是什么时候更换管柱并没有一个定论,采气所接到工程部的通知,决定进行模拟实验,要得出最安全、合理的更换管柱数据。周瑞立带头前往现场抽取了大牛地和杭锦旗总共50余口井在试气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压力、温度和产液量的数据,针对这些产量进行模拟后,用了一周的时间找出了压井的最合理时机。目前,按照这个执行方案,从以前的5天一个周期缩短到了3天。
强化源头设计严把质量第一关
大牛地PG14井在完成施工设计后,以为一切都可以按照预想的进行下去,但在施工工程一开始就变得不顺利,先是压井压不住,后来又出现管柱做封,两次封隔器都实效了,两套工具都浪费了。当时已经施工三个月,但是却还没有一点进展,周瑞立和同事赶到施工现场,针对施工工具进行剖析,细化操作步骤,最后要求施工方在下管柱的时候以每分钟0.5米的速度缓慢下放,禁止有过猛的动作产生。这样才可以在下管柱过程中防止胶轴磨损严重。
随后,他们对做封距离进行了实际测试,对压缩距进行调整,既保证了安全也保证了操作的有效实施。由于压缩距和下古速度在设计中是没有半大体现出来的,只能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给出量化指标,后期PG14井成功以后,在接下来的9口井都进行了推广,9口井全部顺利进行了施工,一次性完成作业,在也没有出现过类似施工工序反复的问题。
积极进取探索抓好技术创新
2018年,采气所以“四大工程”为中心任务,着力技术瓶颈难点,组建四个技术攻关小组,周瑞立直接参加了全部的攻关小组,主攻低效井攻关和高产液井攻关,下古除硫工作和杭锦旗攻关也是在全程参与。低效井攻关小组是针对气井压力不断降低凝析油含量攀升,以及下古气井因含硫产出液呈酸性,一定程度抑制泡排效果,两次亲赴工区,优选“耐酸、耐油”泡排剂PQ-2,通过8口井试验,有效率85%,单井日增气1000方。高产液攻关小组,针对产液量>20方/天的气井无法释放产能的问题,系统论证机抽、同井注采等工艺适应性,并编制11口井方案,试验3口井,排液效果初显,累计释放产量28.3万方,为此类气藏有效动用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他参与的下古除硫工作小组,编制形成了含硫气井安全防护技术方案,实施过程中入驻现场长达1个月,解决施工工期长难题,结合“井下节流+井口雾化除硫”技术应用,解决了含硫气井释放难题。杭锦旗攻关小组,针对前期井下节流气井配合符合率不达标,通过试气阶段和生产过程产液特征对比分析,优化液气比取值,优化后符合率达91.7%,生产时率达99.2%。
“四个攻关小组都参加了,就是想能在所有层面都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很忙也很累,但我想干事,想把事情都干好,就不能怕忙怕累。”周瑞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