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秉承“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勘探开发工作提升的核心”理念,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职业操守,投身工程技术研究,孜孜以求,攻坚克难,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在“百日会战”中,更是主动担当、负重前行。“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之星”之——
他,魏开鹏身材挺拔、皮肤黝黑、长脸、说话总是笑眯眯,一笑脸上就会有个明显的酒窝,眉心一颗豆大的黑痣,多年从事油田化学研究,现任工程院采油所主任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现场经验。
“1、2、3、4、……300, 好停。”只见他一手握着烧杯,一手捏着移液管,眼睛时刻注视着烧杯的刻度,嘴里不停的念叨,动作熟练又谨慎,配置好溶液后用搅拌棒不停搅拌,待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交联剂,再不停搅拌,将混合液倒入色管中,盖好塞子,贴好标签,仔细写好交联剂名称,调好烘箱的温度,放入其中,观察成胶情况。
这样的动作,这半个月还需要早晚各一次,通过观察色管颜色变化来判断交联剂的强度等级,这只是一种药剂实验,面对上百种药剂都需要如此重复的实验他不知道做了多少遍,终于选出了适合红河油田特低渗储层的调剖药剂。
他经常说:“实验可来不得半点马虎,一点细微的差别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说完眼睛又紧紧顶住烧杯的刻度线,眼睛随着液体的低落上下移动。
宁东油田ND3-2井堵水现场施工,魏开鹏亲自去指导现场施工。12月份的西北,天气如同婴儿脾气一样说变就变,本来还阳光明媚,晚上一场寒风温度骤降至零下十几度。天刚漏出鱼肚白,他迫不及待地赶往现场。刚走出基地办公室大楼,北风怒号像一匹脱缰的烈马卷着杂物在半空里肆虐,打到脸上像鞭子抽一样疼。老魏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疾步前行。
开车的吴师傅问:“魏工, 您看这天气,咱们还去现场么?”老魏斩钉截铁地说:“去,除非下刀子。”路上崎岖泥泞,车子顶着狂风暴雪,上下颠簸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行驶的一叶扁舟。
到了现场,时间紧迫,需要立即施工。和施工方交代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后,他立刻做起堵剂实验。可能由于天气原因和宁东地层水矿化度原因,交联剂始终无法成胶。施工迫在眉睫,即使这样,他还是先从“水”找突破口,把水矿化度从80000PPm,每间隔500PPm一直做到45000ppm,温度从20摄氏度直到80摄氏度时,终于成胶,这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再确认无误后才开工,连施工方都说:“老魏, 你这比监理还仔细、严格。”他说:“做就要成功,这可是在宁东施工的第一口堵水井。这边地质情况复杂,边底水发育,又没有前期成功经验借鉴,这口井施工不仅要积累经验,还要提高对低渗透的认识。”
施工临近结束时,由于施工方预备的柠檬酸不够,提出用醋酸替代,但是老魏义正言辞说:“科研就是要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掺假,必须要用柠檬酸,否则会影响堵剂PH值。”施工方看着老魏没有半点妥协,只好紧急从相邻井调来所需药品继续施工。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11点,施工终于完成。
他经常说:“其实化学真的是充满无穷乐趣的。我家用的洗衣粉都是我自己配的。说白了就是一种表面活性剂,不信给你们试试,绝对比什么碧浪,雕牌好用,我可是实验过好多次了,还洗了许多衣服呢。”对于化学的热爱和执着,使得他在担任采油工艺研究所主任师期间,申报专利10项,其中7项都是关于化学方面。(刘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