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富强: 大牛地气田的 “ 发明大王”

总有一些身影难以忘怀,总有一些故事感动常在,首届“感动采气一厂十大人物”评选活动落下帷幕,他们中有的守心克己,有的挺身而出,有的青春热血,有的义无反顾……他们虽平凡,却感染着每个人。“感动采气一厂十大人物”之——

 

亢富强,地道的榆林人,个头很高大,声音很洪亮,性格很开朗。

赛艇运动员出身的他,2011 年来到采气一厂。乍一看,给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印象,而他最初在采气一厂让众人认识和熟知的也确实是和运动、娱乐有关——篮球、排球、足球、长跑、小品……可是,渐渐地,他的又一个特质逐渐成名,被冠以新的绰号——发明大王。获得过各类奖项20余项,发明专利4项。

别看他大大咧咧,嘻嘻哈哈,“业余事业”丰富,可在工作学习中他也从不马虎,处处留心,时时思考,不仅在采气技能上一步步提高,成为了全厂操作能手,还逐渐走上副站长岗位,拿下了各类资格考试。在2015年用工改革中进入石化合同制员工的序列,这也让他无比自豪,逢人便说“我是中国石化的员工”。

然而在大家伙儿认为他已经“功成名就”,可以歇歇脚的时候,他却仍然天天“活力四射”:琢磨生产流程,和同事研究气井管理,还有不断地捣鼓发明项目。

“来来来,试试我的新发明,这个硫化氢检测辅助装置。”亢富强经常兴奋地拉着同事试验这个工具、试验那个装置。有几次,为了成批量的试验出效果,他发挥个人魅力, 联系了N个站场,将自己设计并出资制作的工具发给他们,还不停地交代“要记录好数据”“要记录好参数”等等。

“说实话,有时候真的觉得他太啰嗦了。”亢富强的忠实伙伴刘增国不客气地评价:“上次那个什么液体多用途取样管,他说觉得我们每次都爬到车上,趴在罐体上取样,又不安全又不环保,就发明这个让大家尝试,让我们详细记录使用心得,写体验感受,写意见建议,然后整整一个多月,每天都打电话交代一遍。”

但大家伙也都承认,这个手长脚长又啰嗦的家伙,平时善于观察,心又特别细,干起活来也是毫不马虎,而且还特别有耐性,锲而不舍。

2015年入冬,他在操作中发现,站内节流装置插孔处温度计易破损,还不易取出。他就琢磨,能不能做一个温度计的夹持器。念头一旦闪出,他再也坐不住了,常常构思画图到凌晨四五点钟,可是越琢磨越发现,自己空有想法,不会焊工技术,夹持器还是做不出来,这让他有些气馁。

但是,他转念一想:“不会,我可以学啊。”于是把新婚的妻子“晾”在一边,利用休假的时间,找懂行的师傅去学习,购买相关书籍,去工地当临时小工,跌跌撞撞、磕磕碰碰,弄伤了手、烧坏了衣服, 最终学会了电焊、氩弧焊。

接着他又去买了切割、钻孔、角磨等机器,跑了无数个地方买原材料,拿到材料后切割、焊接、粘连加工。等到实物制作出来后,又反复在现场检验实用性,根据问题再改进,然后重新买材料加工,再进行实验。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尝试,经过一年半的摸索,终于成功。201675 日,夹持器发明创造专利申请获批,被正式列为个人专利。

“亢富强像个‘小太阳’一样精力旺盛,四处发光。”36号站的王钰才说:“他又是篮球队长,又要组织文艺节目, 我一开始老是劝他,天天捣鼓发明干啥,净自己往里垫钱。 可他还老是拉着我,‘鼓动’我一起和他做东西,还成立了‘亢富强技术创新革新室’,看着一个个挂着我名字的专利书贴在墙上,心里特过瘾。”

亢富强一直希望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参与创新,觉得参与的人越多,实验就越容易,而且发明成果也容易推广,但刚开始参与的人还是有限,而且,因为很多实验和制作试验品需要一定经费,所以,很多人有些“望而却步”。他就琢磨,要是有个能整合很多创新力量的机构就好了。于是他把这个想法说给了当时的队领导,也得到了支持,经过向上级的汇报,最终“亢富强创新技术革新室”挂牌成立。

亢富强拿出他带篮球队的本事和经验,开始建设创新技术革新室,先是“广发英雄帖”,招贤纳士,然后又制定计划,定期组织讨论,对气井生产中如何减少冻堵、如何优化泡排、如何提高单井产气量、如何优化站内操作等等现实问题展开“头脑风暴”,从中形成了很多好的办法,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之后,“硫化氢检测辅助装置”,“液体介质密度检测装置”,“液体多用途取样管”,一个个发明成果接踵而来,专利证书也越来越多,鼓舞了创新技术革新室的伙伴们,也吸引了更多有着创新热情的人投入进来。

这不,亢富强又递交了几个项目的专利申请了,他仍旧天天呵呵哈哈地,沉醉在“爱发明、爱创造”之中,乐此不疲,像“小太阳”一样传播着正能量。(付豫蓉 李文昕)

 

 

 

信息来源: 
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