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持续稳产,才能充分释放存量效益,才能实现气田长期发展——
大牛地气田:剑指稳产多招齐出
“大牛地经过十几年开发,目前已经进入稳产阶段,只有稳产,才能充分释放存量效益,才能实现气田长期可持续发展。”分公司总经理周荔青多次强调说。
“按照今年产气安排,我们要使生产井稳产34亿方、未投井投产0.19亿方、关停井复产0.38亿方、措施井增产0.54 亿方,共计36亿方。并争取‘十三五’期间,年产气量稳定在35亿方左右。”采气一厂主持工作的副厂长何云说。
生产井正常确保稳产
大牛地正常生产井有1339 口。“稳定这部分井的产量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主要依靠泡排做好排水工作,其次是做好这些井的合理配产。”分公司专家吴伟然说。
因气井含水,只有将气井的地层水排出来,气井才能正常生产。该厂创新出连续泡排技术,像打点滴一样向气井内连续注入泡排药剂,使气井“少吃多餐”,提高了泡排效果。
做好气井的合理配产,对提高气井全生命周期至关重要。一般直井的配产按自身初期产量的1/5到1/7,而水平井一般配产按初期产能的1/3到1/5,做到“细水长流”。
在夏季,气销售量减少的情况下,对部分气井压力较低的井,优先采取降产保压力措施,甚至关井让气井“休养”;对于产液量大的气井,要保持正常的携液能力,才能保持正常生产。
还有的生产井,生产能力与地质显示不匹配,把这种井称为“病态井”,包括砂堵井、积液井、结垢井三种。
对于砂堵井,通过实施连续油管负压冲砂作业,使其恢复生产。还有油套不连通大管柱的积液井,通过下入小直径速度管,可连续做泡排。对于结垢井,利用连续油管携带钻头,对结垢进行铲除。
关停井复产复出效益
“所谓的关停井,就是因井内严重积液造成水淹,出砂严重被迫关停。”吴伟然说。
该厂根据水淹井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复产措施。针对部分水平井油管尺寸大、油套不连通的情况,他们采取下入小尺寸连续油管,利用气举把液举出来。
还有一些井,反复出现水淹,稳产时间短,气举成本高,他们计划利用油田闲置的抽油机进行机抽排水。
气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压缩天然气气举,成本相对较低,是目前气田广泛使用的方法;另一种是液氮气举,针对气产量高,积液量较大的水淹井,效率高,见效快。
去年,该厂通过对方案内68口和方案外55口水淹井进行复产,年累计增气1.6亿立方米。今年又排查出32口继续实施水淹井复产,预计日复产18万立方米。
针对出砂井,治理的措施还是采取连续油管负压冲砂的办法,恢复生产。并管井造成的关停,需要优化组合管线。
未投井投产盘活资源
“气田早年施工的探井、评价井,当初没有建集气站,离集气站太远了,无法接入气站进行生产,形成了未投产井。”吴伟然说。
还有一些井因工农关系、地理环境等复杂因素,不能接入站进行生产,至去年已累计150气井不能及时接入管线、释放产能。该厂排查出具有潜力的未投产井47口,已投产的4口收到良好效果,其中D65井日产气2万立方米。
针对工农关系造成的未投产井,该厂与指挥部联合,对排查出难度较大的25口井攻关, 使长期停待井“上岗”产气。每天可恢复产能30万立方米。
另外,对其中一些边缘的气井,或者铺建单井管线成本巨大的气井,他们采取CNG、LNG回收的办法,陆续对6口气井进行井口天然气回收,去年回收气500余万立方米。
措施井增产释放效益
“措施井作业主要是针对生产时间长,现在产量已经比较低的这部分老井。”吴伟然说。
大牛地上古拥有7套气层, 气田开发早期打开层位都是较好的层,目前已生产了10多年, 而其他潜力层位还没发挥效益。
目前,气田内仍有400余口井800多层具有较大潜力,这些井层大概累计无阻流量之和1000多万立方米,日配产按1/6计算,日产气也可达近200万立方米。
下一步,该厂将从经济、安全、难易程度等几个方面做综合评价,先易后难,组建专业的措施作业队伍,分期逐步对低效井实施治理。
措施井主要是转层压裂改造,今年计划实施23口井;针对井筒有严重故障的气井实施大修16口;对大油管不连通井和大尺寸油管井更换小管柱30口,今年总共计划实施措施作业井69口,年增气预计达6200万立方米。(马献珍 刘洋 付豫蓉 贾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