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绿色生产力 提升油气含绿量

截至5月底,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10口井根据节电需求,将智能间抽技术与“峰、谷、平”阶梯电价相结合,实现定时间抽,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节约用电2万余元。

今年,采油一厂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以建成“绿色基层”“无废企业”“绿色矿山”为目标,严抓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步伐,统筹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供应,提升油气生产的“含绿量”。

清洁替代推动绿色生产

炎炎夏日,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二区红一联合站内50块 “向阳而生”的太阳能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陇东地区4至10月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化油装置’取代原燃气锅炉加热方式,以6个月用气量17万方折算,可节省天然气成本57.9万元。” 采油一厂厂长梁承春介绍道。

面对井站场传统燃煤锅炉加热耗能高、热效率低、碳排放大等实际情况,采油一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煤炭减量替代和散煤综合治理要求,限期停用10吨以下燃煤锅炉。依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总体布局,推进终端用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或以气代煤、以气代油等新型用能方式。截至当前,推广应用50台套空气源热泵机组,替代39台套燃煤加热炉,2019年以来累计减碳18244吨。

以建设能复制、可推广的“低碳零碳”井站为目标,充分释放光伏资源和土地资源潜力,按照“在平面上展边、在纵向上扩界”的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利用土地的“边角废料”,变边角地为“增绿创效”的前沿阵地,在红河、宁东油田选取8座站场,投运公司首个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设备投运121天,累计发电24.11万度,等效植树1.31万棵,减排二氧化碳240.34吨。

技术创新助力绿色生产

“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使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可能。围绕机采、注水、集输等重点耗能环节,攻关形成了一控三提三优化、智能间开等特色技术,切实将节能降耗落到实处。”梁承春说。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采油一厂坚持“理念、机制、技术、管理”四轮驱动,紧盯指标任务,强化源头管控,深挖过程潜力,提升能效水平。其中,智能间开作为油田转型的典型示范技术,针对低产液量间歇出液试验智能间开,确定合理间开周期,实现“有油则抽、无油则停”。截至5月底,已对6个采油管理区的58口油井实施智能间开改造,预计年节电20.13万千瓦时,折合节约标煤67.23吨。

积极构建“实时跟踪、动态优化、效果评价”油水井分析新模式,通过信息化PCS平台7类34项指标的分钟级动态汇总和综合展示,实现技术指标“实时监控-报警预警-动态分析-有效处置-效果跟踪”的全过程动态闭环管理,综合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做到生产异常早发现、早处置,规避环保事件63起;积极推进危废“物联网”建设工程,投资300万进行危废暂存间物联网改造,达成电子二维码、电子地磅以及监控全覆盖,实现全方位和可追溯非现场监管,提高危废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植绿护绿描绘绿色鄂南

“3-4月份种草种树比较合适,要根据地域及土壤的不同,选取适合生长的草种和树种。”该厂油地工作队队长杜春巍,在新井新榆1H井现场查看护坡出草情况时说,“这种因为井场坡度大和连日降雨造成的‘斑秃’,10月份还需进行补种。”

“建一个场站,留下一片绿色;开发一片区域,美化一方土地。”为了在鄂南黄土塬上打造绿色油区,采油一厂始终紧跟中央、地方、集团和公司关于清洁文明生产的部署要求,围绕“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严抓过程管理,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油气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态恢复管理能力和水平。

2013年至今,采油一厂已完成新井场边坡植被恢复53.6亩,在油区范围内种植刺槐、红梅杏、樟子松和火炬等种4500株,绿化面积达120亩,累计建成标准化井场204座。与此同时,因地制宜,开垦闲置土地,打造“一站一景一特色”温馨员工小家,各生活基地和数百座井站,变成了开门见绿、花果飘香的生态风景线。

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油气勘探开发周期,采油一厂用实际行动创造能源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油田、苇田、农田相得益彰,一幅幅灵动、自然、和谐的动人画面渗透着采油一厂的努力,展示着中国石化的绿色形象。(付绪凯 王广贤 郭京行)


信息来源: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