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 加快体系建设,强化成果转化

精彩“十三五”  布局“十四五”  献礼建党100周年


 

“十三五”期间,公司科技工作围绕大牛地气田持续稳产、杭锦旗规模有效开发等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瞻引领性技术攻关力度, 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十四五”公司将以四大“科技工程”为创新平台,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全面推进科研“放管服”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有效率,力争进入中国石化创新型企业行列。

“十三五”科技支撑能力逐步增强

“十三五”期间,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16个任务,集团公司课题15项,自主开展科研项目230余项,申请专利203件,授权专利159件;中石化鉴定“国内先进”水平以上技术成果1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公司科技成果39项,基本完成“十三五”制定的各项任务指标,科技支撑能力逐步增强。

一是油气勘探理论与关键技术持续创新完善。增储领域,实现了勘探思路的四个转变,建立了不同类型富集区选区评价方法及其评价体系,优选了成藏有利目标区,累计提交三级地质储量5300亿方,并在杭锦旗、富县上古生界气藏实现持续规模增储,形成千亿方探明储量规模气田;突破领域,明确了大牛地“盐下”具有“二源三向”供烃条件,将下古划分为四个成藏区带,其中小壕兔低凸为受古隆起及断缝控制的最有利的成藏区带,部署在该区带的大124井获得良好的勘探效果;鄂南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明确了断裂的发育在垂向岩溶作用发生和天然气纵向运移上的重要作用,古潜台、古斜坡是岩溶储层发育有利部位,同时将上古生界划分为源内成藏、近源成藏和远源成藏三个成藏体系,鄂南延长组油藏划分为断缝体油藏、裂缝-孔隙型油藏和孔隙型油藏,裂缝发育是油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勘探新区,明确了银额盆地麻木乌苏区块白垩系巴音戈壁组巴1段是主要目的层,烃源岩和储层条件是控制成藏的关键。

二是效益开发形成系列“杀手锏”技术。鄂尔多斯北缘复杂含水气藏开发关键技术揭示了盆地北缘“源---构”差异配置,控制了气藏平面分布及天然气富集规律。形成了单砂体划分与心滩定量描述技术、集约式立体井网开发技术政策,实现了气水分布定量刻画,指导探明了东胜气田;通过致密低渗气藏水平井优快钻完井技术、薄互层差异化高效压裂、高产水气井同井采注工艺、智能化气田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培育出了独贵加汗气区锦58井区、新召气区锦30井区、十里加汗气区锦72井区等多个可建产阵地,累计新建产能16.8亿方,实现了盆地北缘低丰度复杂气藏的规模和经济有效开发;大牛地气田剩余气定量描述与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实现气田稳产与提高采收率。在气井生产状态精细诊断基础上,形成气井均衡生产控制递减技术,气田综合递减率降低了1.5%。鄂南裂缝性致密低渗油藏开发技术提出“源、储、缝、构”四元控富模式,实现了“断缝体”识别和精细描述。前瞻性基础研究及实验测试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明确了上古生界海陆过渡相页岩气的地质特征;麻木乌苏区块明确了白垩系巴音戈壁组是主要目的层及巴一段沉积相展布特征;华县-长安区块新生界张家坡组具备生物气的形成条件,浅层生物气勘探已获低产气流,揭示了较好的勘探潜力。实验测试基础不断夯实,分公司实验测试中心通过“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可”评审,获得国际认可联盟资质,为致密砂岩气藏有效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技术支撑。

“十四五”,持续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开局“十四五”,公司虽然面临大牛地气田30亿方硬稳定,东胜气田快上产,鄂南石油规模开发等诸多技术挑战, 但也形成一批破解瓶颈的关键性工艺技术。(下转第2) (上接第1)下一步公司将按照卓越企业建设蓝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突出战略引领、问题导向和价值驱动,形成一批关键领域核心专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持续完善盆缘构造过渡带油气成藏理论和关键技术。完善油气藏差异配置成藏与差异富集规律理论研究,分区分藏开展油气藏精细描述和工艺技术攻关,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盆缘构造过渡带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为盆缘低丰度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持续深化鄂尔多斯盆地不整合碳酸盐岩岩溶油气藏成藏新模式。明确下古生界成藏条件,分析不同地区成藏模式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潜力;明确鄂北不同类型岩溶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形成低丰度致密岩溶气藏开发技术政策,适合大牛地及富县下古生界储层特征的储层改造技术体系,为有利勘探目标优选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建立复杂高含水气藏有效建产集成技术系列。针对杭锦旗、定北等复杂高含水气藏,进一步明确烃源岩条件、储层特征、封堵条件、天然气富集模式等关键技术,依托同井采注、混合井网、智能化集输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实现含水储量的有效动用和效益开发。

四是细化致密砂岩气藏综合调整提高采收率技术。针对大牛地气田通过微构造、窄河道精细描述,开展分区、分藏分析,落实各气藏的调整潜力,通过老区井网加密、补孔合采、重复压裂等技术,实现老区综合调整优化建产,为气田持续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五是加强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富集规律及开发关键技术攻关。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及“甜点区”评价,重点开展现场试验,形成陆相致密油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技术,为探索形成一套鄂南致密油有效开发经营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2021年,科技创新提效促生产力

2021年,公司按照“做强大牛地硬稳定, 做大杭锦旗快上产,做精鄂南油效益开发,做优定北、富县有效动用,做细外围新区评价, 做实新领域新能源扩充”根本任务,将不断增强科技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和生产力。

一是提升科技技术创新能力。实施科研能力提升行动,培养造就一批行家里手、领军人物。要坚持科研生产一体化,要力争创建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软实力。

二是瞄准盆缘大规模含水储量有效动用,深化成藏理论及富集规律研究,全面推广小井眼丛式井、混合式井网、井工厂作业、差异化改造,配套同井采注、智能化集输,树立高含水致密气藏有效动用的标杆。

三是瞄准全盆含硫气藏安全高效低成本开发。深化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加强优质储层精细刻画,大力攻关优快钻完井、高效酸压、安全低成本脱硫集输等配套技术,打造下古“少井高产”示范区。

四是瞄准老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 强化全过程储层保护+大规模密切割压裂,推广低成本固井滑套完井,开展水平井预制管柱二次挖潜增效试验,攻关储备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打造致密气藏高效开发的典范。

五是瞄准鄂南致密油效益动用,持续开展“零基研究”,深化三种油藏认识,推进“断缝体”低密度储层保护及安全成井、下注上采、注气增采、超破压注水、低成本超大规模增能压裂等先导试验,重新绘就鄂南致密油效益开发新篇章。(李刘保)


信息来源: 
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