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体系运行 “最后一公里” 切实筑牢基层安全防护层




 ■吕新华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有可能毁掉一个企业。没有安全生产,我们将寸步难行。当前,华北的安全管理仍然处于“严格监督”阶段,能否打通体系运行的“最后一公里”,使管理体系在基层得到有效执行,是制约我们迈入“自主管理”阶段的重要因素。统计数据也显示,超过90%的安全生产事故都与现场的违规操作有关,所以,安全工作的重心在基层、重点在现场、核心在岗位。要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关键在于从风险辨识、设备操作、作业规程、应急处置四个方面规范现场清单,提升操作人员、现场管理人员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强化基层单位和承包商考核问责,进而管好基层、把住现场, 提升管理体系在基层的运行质量,筑牢基层安全防护层。 一、强化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基层安全防护层的第一层,也是HSE管理体系在基层有效运行的先决条件。基层的风险管理,首先是危险源辨识,操作员工是否清楚自己所在岗位可能接触的所有危险源、哪些危险源容易导致何种事故等等,这些都是现场操作员工必须具备的风险辨识能力。如果操作人员连作业现场哪里危险都不清楚,这种“心中无数胆子大”的员工是绝不能参与作业和生产的。其次是建立岗位危险事件清单,管理人员要组织操作员工针对岗位开展危险源辨识,识别危害因素和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根据现场工艺和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程序,从而形成完善的岗位危险事件清单。最后是管理人员开展风险管理,要立足于清单完善和保护措施的有效执行,根据工艺、设备等变化情况,及时组织识别和完善事件清单,对操作员工开展培训,从而把好基层和现场风险管理的关口。 二、强化设备管理 设备是防止作业现场能量意外释放的最主要屏障,也是现场人员参与作业和生产的最主要抓手。基层和作业现场的设备管理,应遵循“清单和能力”这两条主线。清单方面,管理人员要组织建立完整的设备操作规程清单,保证每一项设备都按规程进行管理。能力方面,管理人员应组织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及时组织开展设备操作规程评估,定期组织开展设备检测检验,确保现场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操作人员要结合设备操作规程清单,掌握自己岗位职责范围内的设备运行原理、熟悉运行参数、熟知维护保养流程等, 提升现场设备本质安全水平,让设备管理成为筑牢基层安全防护层的有效手段。 三、强化操作运行管理 操作是现场员工与设备建立联系的过程,是管理体系在基层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的具体体现,也是基层安全防护层相对薄弱的环节,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就发生在操作阶段。要做好现场的操作运行管理,首先是要建立作业规程清单。现场的每一项操作都必须有作业规程,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每一项操作都有据可依,依据适宜。其次是操作人员对于作业规程的掌握,要熟知岗位职责范围内有几项操作,每项操作的作业流程和重点,要成为执行作业规程的“机器人”,(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让每项作业、每个流程、每个步骤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最后是现场的操作运行管理,管理人员要把上级的制度、要求,结合现场实际进行分解和细化,组织开展操作程序评估并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把相关要求落实到对应的作业规程中,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宣贯和培训,把标准化的操作作为运行管理中防范事故的有效措施。 四、强化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基层安全防护层的最后一层,应急处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事故的严重程度。要做好现场的应急管理工作,必须从“合规”和“及时”两个方面下功夫。应急管理的合规方面,就是要有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置程序,在作业和生产现场,就是应急处置卡,要明确每一种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步骤,出现异常情况后干什么、怎么干,这些关键信息应一目了然,形成现场应急处置程序清单,确保应急处置“合规”。应急管理的“及时”方面,对于操作人员,就是员工对应急处置程序的掌握,能否在异常的第一时间进行正确处置;对于管理人员,就是能否做到应急处置程序的全覆盖和及时更新,是否具备应急指挥能力,整合资源对事故进行早期处置,着力避免“小事故小混乱、大事故大混乱”的情况。在基层的应急管理中,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应急处置程序评估,让应急处置程序保持在最优状态,通过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员工应急能力,守住事故爆发并酿成后果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 五、强化考核问责 考核问责是筑牢基层安全防护层的有效手段,也是“严格监督”管理阶段的主要特征。对于考核问责,首先是要建立各层级事故事件与隐患问责标准对照清单,让操作人员、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没有履职尽责,造成隐患整改不及时甚至引发事故事件后会受到何种处罚,避免出现“不知者无畏”的情况。其次是要完善考核机制,要将员工的个人安全行为与绩效挂钩,实现考核到人,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让制度执行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感到压力、看到差距。最后是要强化问责机制,我们常说“考核千遍不如问责一遍”,对隐患整改不及时、屡查屡犯的要从重处罚,对发生严重违章行为、重复隐患过程中履职不力、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岗位员工以及承包商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在经济处罚的同时要合理运用组织处理、行政处分等方式进行问责。通过硬考核、严问责,强化基层员工安全工作“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让大家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始终秉持“从零出发、向零奋斗”的思想,将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关注现场,帮助基层,通过建立健全风险、设备、操作、应急的4项清单,着力提升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4项能力,实施高压严管,落实考核问责,让体系在基层落实落地,筑牢基层安全防护层,奋力实现“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标。

信息来源: 
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