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摄助力智慧油气田建设

为力争实现富县区块大突破、大发现,分公司夯实勘探开发基础研究,大力推进科技工程优化实施,首次在该区块开展无人机正射影像航摄数据采集——



 

“键盘手检查电脑连接、技术员检查航线规划、操作手检查机翼安装、工作员检查油动正常……全部到位!准备起飞!”45日,富县区块航摄在进行作业。

为抓好富县区块天然气勘探突破工作,力争实现大突破、大发现的核心目标,分公司夯实勘探开发基础研究,大力推进科技工程优化实施,首次在富县区块开展无人机正射影像航摄数据采集,助力智慧油田建设。

科技引领平台化

富县探区位于陕西省富县、甘泉县、宝塔区、宜川县、洛川县、黄陵县范围内,资源潜力巨大。探区属典型黄土塬山地地形,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地形起伏极大。区内植被覆盖率非常高,森林约占全区面积的65%,其中70%为防护林,刺灌木密集,交通条件较差,基本为无道路通行的无人区。

目前富县探区使用的影像及高程数据一般是谷歌地球影、卫星遥感影像等。影像的分辨率一般为3-10米,精度较低,部分地区为7-8年前的影像,现势性不强,分辨率不高,只能作为参考影像。为满足对富县探区实际应用的需求,公司首次采用无人机正射影像航摄采集数据,加快对富县探区勘探开发步伐。

为保证航摄项目顺利开展,分公司高度重视,由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华北分公司承担完成施工任务。他们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和对工区的认识,选派90名人员进行项目施工操作和管理。其中现场人员50人,室内数据处理40人,保证按期完成航测任务。

项目采用SmartGIS Web3D三维平台为基础,建设富县探区航测数据GIS应用平台,将地质属性数据、勘探开发数据、地面数字高程模型、高清影像及地物数据、多源三维模型数据集成起来,根据最终业务需求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平台由基础设施层、平台层、数据层、应用层构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勘探开发效率化

高精度的航空摄影、三维地震及综合物探等数据的全面采集,为后续开展整装智能化井场的规划、建设、试运行及保障维护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有效提升在油气藏勘探、钻井施工、井场选址、管线设计及开发建设规划等工作效率。

利用高清航测成果数据结合地质露头图,对地质填图的主要目的层的出露范围、主要岩性情况以及研究区的主要断层的分布情况进行精细的统计。同时,对地质填图的路线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提高野外工作效率。

钻井工程中为井场选址、搬迁路线和施工方法设计、土方量计算提供详细的地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在油气管线设计、铺设时,可避开复杂和不安全地段,从而提高建设质量、效率和效益。

建设场站需要考虑场站的供电、供水、交通、污水处理和建设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高精度的三维航测数据就能为此提供详细、详尽的信息,利用航测成果优选交通便利、相对高差较小的区域为场站及钻井平台,实现复杂山地钻井平台智能优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在重大危险区域,例如煤、油、气混采区域,区分各个采区取就显得非常重要,做到交叉开采,保证施工安全。此时,在高清影像上标注各个矿区开采范围,就能更加直观的显示该区域的开采情况,避免安全事故。

地上地下一体化

以建设空、地、深三维一体化智能油田为目标,结合富县区块的勘探开发现状,利用高清航空测量成果与地球物理、地震勘探全油藏要素数据等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为富县区块提供三维地震、地质综合勘探全油藏要素数据,为后续勘探开发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打破油田各专业横向分割的局面,建立面向决策、管理、操作的地上地下一体化集成环境。通过开发井关联地层单元与技术系统,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数据对象的有机联系;通过自控集成,获取单井、区块的生产信息、油质参数、温度压力等信息,为开发动态分析数据提供基础。

将油田信息汇聚到一个三维油田场景中, 展示整合油田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显示地上地下一体化整体模型。地面部分显示为航测地表影像,可看到地上的道路、油田、行政单位、地面建设等的分布,地下部分能够看到整个区块的构造模型,从而为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运营支持等提供辅助决策。

航测成果作为主要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 结合GIS系统,形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平台,结合油田勘探、开发、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等其他数据,从而形成勘探开发一体化、管控一体化、地上地下一体化,能够全面感知、预测优化、整合运营、自动操控的智慧油田一体化平台。(鲁和平 吴超)


信息来源: 
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