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全年产量任务,再次摸排增产潜力,确保日输气量在800万方以上运行,为越冬保供奠定基础——
进入11月以来,采气一厂实现日输气量稳定在800万方以上运行,为越冬保供奠定了基础。
近日,该厂对照全年产量目标,再次摸排增产潜力,千方百计“争”气,为完成年度产量任务而奋斗。
要想达到目标,必须有技术支撑,为此,该厂开发研究所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以气井“一井一策”为基础,筛选摸排积液井40口,协助管理区制定泡排优化对策以及跟踪治理工作,累计恢复产量37.36万方;同时,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气井恢复注醇对生产的影响,在保证气井生产时率、减少水合物堵塞的基础上,将气井置换时间统一提前并延长置换时间,针对全厂千余口气井进行逐一分析,从9月15日开始分8批次对1229口井注醇管线进行置换,较去年提前了25天。目前置换井数550口,已完成置换井数72口;累计提交转层压裂地质设计31井次,未投井地质设计14井次,设计编写审批完成全年任务。截至10月11日,未投产井投产5口, 日增产2.12万方,累计增产345万方。措施井投产12口, 日增产4.17万方,累计增产578万方。
随着单井产量的下降,压力逐年降低,在气田一次增压后动态规律研究和二次先导增压试验的基础上,开发研究所全面评价了62座集气站气井的生产动态和二次增压潜力,优选了36座作为优选实施集气站,综合气井增压前生产动态及气藏动用情况,建立了不同类别气井增压后生产制度调整方法,完善了增压后效果评价方案。目前已完成13座站二次增压方案,同时,开展二次增压集气站单站配产调整试验,目前已有9座站完成试验,验证了短期提产6%的可行性,为今后适当时期调整产量提供了依据。
在产能建设方面,产能建设科针对剩余36口井的开钻任务,倒排手续办理具体时间节点,抓好落实。并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推动产能建设的快速推进。
从勘探到开发,从稳产到上产,员工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们正行进在实现目标的路上。(杨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