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气量再创新高,累计产气突破10亿方——
日前,东胜气田再传喜讯, 日产气量由去年同期的20万立方米,快速突破300多万立方米,今年上半年累计产气4.7 亿立方米,几乎等于过去6年产气量的总和,近期总累计产气量突破10亿立方米,意味着“十三五”末年建成30亿立方米大气田变得较为现实。
东胜气田是分公司继大牛地气田之后成功开发的重要资源接替阵地。近年来,分公司加快了东胜气田上产步伐,尤其是今年初,分公司决定对鄂北天然气勘探开发实行“产建一体化”运行模式,缩短了管理流程,落实了管理责任。
围绕如何承担产能建设任务,完成全年产量目标,厂长王建亮清醒地认识道:“必须是新井与老井并重。绝不能忽略老井产量。对一些边缘井及未进站的生产井,根据每口井的状况合理安排回收,充分释放非管道气产能,力争做到天然气颗粒归仓,不放过一立方CNG/LNG,否则新井投产量上去了,老井产量却掉下来,产量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新井投产是否及时对于产量的提升至关重要。产建部和地面工程部,对新井投产计划和产量运行,按照节点精确至具体日期。对照计划每日落实, 紧盯现场,及时解决施工方遇到的难题,做好钻前、钻井、压裂试气等每一环节可能发生的问题预案,让新井尽早投产。
地面工程建设进度直接关系到产能是否转化为产量,无论新建集气站,单井、集输管线施工进展都与产能释放密切相关。针对东胜气田外围环境、施工队伍现状、完井试气进度等因素,地面工程部组织讨论、结合实际,跟进产量需求动态修正单井施工计划,全力保障产量释放。管理人员不间断现场巡查、督促站场建设,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反馈处理,确保站场建设按期推进。
研究所更是全力以赴协同技术专家,组织骨干技术力量, 针对瓶颈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全力保障气井开井率和生产时率。通过地质、动态、工艺联合方案论证,优选工艺技术,做好老井稳产,新井上产、措施增产的技术支撑。开展关停井潜力分析,大胆提出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来治理的对策,目前成功使用智能机器人排水采气工艺在国内尚属首次,负压采气进行排采工艺也取得阶段效果, 机抽排水采气工艺正在推进。
频繁关停井对气田产量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东胜气田的几个工业用气大户,他们的用气波动直接影响着气田的产量,采气二厂时刻关注管网动态,建立有效的沟通联动机制,对一些特殊情况提前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气井关停,保证正常的产销秩序。
这种精细化管理落实每一个步骤的工作态度初见成效, 锦58井区6口单井,管线铺设结合试气,有效避免了试气间点燃火炬造成浪费,这些气井接入集气站后每天可增加十几万方的天然气,气田的日产量很快达到了300万立方米。
“十三五”期间,采气二厂将按照分公司天然气大发展的规划,瞄准每年30亿方产量目标精准发力。(仝玲 苏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