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升级农牧民的生活品质

分公司加快东胜气田规模上产,提供充足气源保障,支持当地政府实施“气化杭旗”工程,让当地百姓尽早告别“搂柴掏煤”时代,让蓝天更蓝,白云更白——

“我们在牧区居住时,一下雨房子就漏,柴火都是湿漉漉的,光冒烟就是点不着,烟熏得我眼泪不停地流,那天早饭没吃,中午做了两个多小时还没吃上饭,晚上吃点炒米凑合一顿。”2月24日,记者来到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塔然高勒管委会乌定补拉格村乔和平家,他妻子说起几年前她做饭最做难的那一天。

“做梦也没想到,我家这么快就用上了天然气,过去做饭至少提前1个小时,现在只需十几分钟。”对比现在用气带来的方便,乔和平夫妻俩露出了微笑。他们家是2017年旗政府启动“气化杭旗”的受益者之一,往年烧柴、烧煤取暖做饭,一年花费2000多元,现在做饭用天然气,一年顶多300块就够了。

2012年之前,杭锦旗是国家级贫困县,农牧民以烧煤为主,部分烧不起煤的,有的烧柴,有的烧垃圾,还有烧羊粪牛粪。“每天做饭的时候,烟囱里冒出来的白烟、绿烟、黑烟都有。风向往院里刮时,烟灰都落到院里了,我们早上跑步都呛得难受。”杭锦旗副旗长王高炜说,“不改变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一个个家庭的小污染就汇集成一个大污染, 我们的蓝天就会变色。”

“气田开发首先要惠及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用气,为保护绿水青山做贡献。”这是分公司的政治责任。

早在2003年大牛地田开发时,分公司率先建成了大牛地至杭锦旗的输气管道及杭锦旗分输站。如今,该分输站由当初日接收气量2~3万立方米,猛增至目前的210万立方米,为当地5家天然气深加工企业供气,满足城镇居民用气和工业用气,为杭锦旗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2014年,杭锦旗共投入45.96亿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水、电、路、讯、房等方面进行整体打造提升,建成集中居民点38处,农牧民居住相对集中,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通天然气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2015年,分公司加快了杭锦旗境内的大气田开发,其核心区的天然气资源量达到6000亿立方米,随着井位部署增加,累计新建产能达到10亿立方米,日产天然气达到270万立方米,为造福当地农牧民打好了基础。

2017年4月,杭锦旗政府在当地气源保证的情况下,率先在全市正式启动“气化杭旗”工程,其初心是让高度分散的农牧民也像城市人一样用上天然气。项目总投资1.29亿元,工期为2017~2019年,涉及6个镇区、48个较大自然村,18432户农牧民。以各苏木镇、管委会镇区为中心,逐步向四周具备通气条件的嘎查村辐射延伸,采取“点供”模式铺设管道供气。让农牧民尽早告别“搂柴掏煤”、烟熏火燎的时代,为发展好、维护好、巩固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再提“精气神”。

为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分公司支持地方乡村道路建设,2016年在气田一段39公里企地共用的道路建设中,拿出639万元用于道路扩建加宽部分的费用支出,2017年又为两段总长计32.9公里的共用道路加宽提载、维护支付512万元。同时,在气田建设过程中, 2017年,分公司严格按规定向杭锦旗缴纳的耕地占用税、林业森林植被恢复费、草原补偿费、环保保护费等共计上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

杭锦旗政协副主席冯玉宽表示,“气化杭旗”工程得到了分公司的积极配合,以较低的市场价格提供气源,拿出更多未敷设管线的边缘高产气井,贡献给企业从事加工生产LNG,然后再运到各“点供”分输站。

“‘气化杭旗’正好吻合十九大提出的‘脱贫攻坚战、环境保卫战’,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让农牧民像城市人一样有尊严的生活。让家乡的蓝天更蓝、白云更白,让农牧民的新农村‘颜值’更高,‘气质’更好。”王高炜说。

目前,这项工程已完成乡镇、聚居点11处,1176户近4000名农牧民受益。2018年的目标是要惠及到5000户农牧民。

(赵品华 仝玲 冯瑶 马献珍)

信息来源: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