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 凝聚科研合力实现效益开发

 

按照“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强化协作、提升质量”的思路,调整合并密切关联的业务——

 

日前,为有效解决因体制、机制不适应而制约勘探开发研究院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早日建立起与分公司发展相适应的科研机构,进一步提升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综合实力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报经分公司批准,勘探开发研究院进行体制改革调整重组。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存之本, 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异常复杂的致密油气储层,研究院必须构建适合分公司生存发展的勘探开发一体化联合科研攻关体系,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勘探开发部署质量,提高油气田开发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实现效益开发。”院长王国壮谈到研究院进行体制改革调整重组的根本目的时这样说,他同时表示:“达到较高的勘探开发科研能力才是勘探开发研究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当前,研究院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壁垒凸显,技术和管理两支人才队伍成长通道不畅,绩效考核及奖励办法激励作用不足,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不利于提升生产科研工作质量和水平, 影响到技术人员的全面发展。

对此,研究院及时进行体制改革调整重组,按照“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强化协作、提升质量”的思路,调整合并密切关联的业务;按照“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持续深化”的原则按研究区域设置机构。把目前研究院所负责的整个工区划分为南部(包含镇泾、彬长、富县、旬邑-宜君、定北、麻黄山西、磁窑堡区块)、大牛地、杭锦旗和外围(包含通许、晋中、蓝田、达来苏木、额热、麻木乌苏等)四个责任管理区;在四个区域里,根据勘探开发程度分设勘探研究所、开发研究所。

据了解:体制改革调整重组后的勘探开发研究院根据区块划分设置了南部油气勘探研究所、南部油气开发研究所、北部天然气勘探研究所、大牛地天然气开发研究所、杭锦旗天然气开发研究所和外围油气勘探研究所六个勘探开发研究机构,根据专业性质划分成立了方法计算研究所、信息技术管理所和油气综合规划所三个专业所。

这样,研究院就由目前的油气分离、物探、勘探、开发专业划分为主的状态调整为区块管理、油气一体、专业划分、项目推动的相对集中状态,各研究所是承担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职能的主体。目的就是强化紧密关联专业间的结合,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运行效率和质量;研究所内部通过划块承包,相对固定勘探开发研究管理单元,明确人员分工,使对每一管理单元的研究工作得以持续深化。

“这次改革坚持系统设计,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分层实施、长期布局与阶段安排、体制机制改革与相关政策配套的关系,培养人才快速成长,打造专家型技术团队,争取使改革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最佳效果,当好局与分公司的技术参谋。”院党委书记冯家武如是说。(安伟)

信息来源: 
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