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沙漠来

 

郑州市连续10年使用大牛地气田的天然气,每年用气量占郑州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三到四成,大大缓解了省会用气紧张的局面——

 

中午时分,郑州市纬五路30号院的住户张强打开天然气准备午饭,他要招待从老家前来看望他的同乡。张强可能不会想到,他做饭使用的天然气,部分来自800多公里外的大牛地气田。

“从今年5月开始,我们的大牛地气田向郑州日供气量从40万立方米提升至65万立方米,可满足150万户家庭日用气量需求。”7月下旬,鄂北指挥部主任陈英毅自豪地说,“今年,大牛地气田向郑州市累计供气量将超过2亿立方米。”

驻豫央企挺进内蒙古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位于我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不仅风景秀美, 吸引了众多央企投资兴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截至2016年底,仅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在内蒙古设立的各级子企业就达940多户, 资产总额1.1万亿元,2016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900多亿元。

分公司也是众多挺进内蒙古自治区的央企之一。“20世纪5070年代,原地矿部组织力量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勘查石油,1979年又转向勘查天然气,并由盆地南部向北部转移。”采气一厂党委书记刘志军介绍说,2002年,大牛地气田两口井相继取得突破,拉开了气田勘探开发的序幕。

“经过两年先导性试验, 2005年大牛地气田规模开发正式启动,当年建成第一个10亿立方米产能,实现了向北京供气,并在奥运会期间为保障北京用气做出了贡献。”采气一厂厂长何云接过话茬说。通过不断科技创新,2012年大牛地气田率先在国内全部运用水平井技术建产,气田进入快速上产阶段,并连续3年每年新建产能10亿立方米,至2015年具备年产气能力40亿立方米。

如今的大牛地气田,跻身全国十大气田行列。截至目前累计产气超306亿立方米。

保障郑州建设美丽河南

大牛地气田建设正式启动后,分公司在满足内蒙古当地企业和北京市用气需要的同时,不断扩大天然气市场,其中包括河南省会郑州。

20075月,我们克服多重困难,利用陕京二线和中石化安平—济南管道,从山东返输实现了向郑州供气。”销售中心主任王勇说。201011 月,榆济输气管道建成投产。“这样一来,通过榆济输气管道在安阳的分输站,经安阳—洛阳—郑州管线,满足郑州市场用气,年供气量在6000万到1亿立方米,占郑州天然气消费市场的三到四成。”王勇说。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委省政府愈发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郑州的天然气需求更加强烈。“郑州市政府多年来一直对分公司在职工住房、就医入学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我们住郑企业也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能多分给郑州“一杯羹”,分公司领导专程到集团公司总部“争取指标”。

去年冬季,分公司及时增加了向郑州供气的份额,向郑州的日供气量达到了40万立方米,保障了郑州去年冬季的平稳供气,同时为郑州的“煤改气”工作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58日起,大牛地气田向郑州日供气量达到65万立方米。

2007年至今,分公司向郑州市供气已达10年之久,累计供气量达8.6亿立方米。“8.6 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燃煤17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6.4万吨,相当于68.8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陈英毅算了这样一笔帐,“这对河南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奉献当地也幸福自己

在大牛地气田,一眼就能看到一种植物顽强的在沙漠生长,那就是沙柳。

“沙柳是沙漠的‘守护者’,也是这里最为常见的一种植物,生命力极强,不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都成长得特别茂盛。”随行的采气一厂党群工作部的付豫蓉对记者说。这个从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已经在这里工作了7年之久,每天晚上,她都要和远在郑州的儿子通视频电话。

如今,采气一厂共有职工1400余名,而1000多名职工像付豫蓉一样都是来自河南。沙柳在沙漠中顽强地存活,创造了沙漠的奇迹,采气一厂的职工用独特的“沙柳”精神比喻自己,他们在一片寸草不生荒芜之地建起一座现代化采气厂。

采气人就像沙柳一样,扎根大漠、奉献青春、贡献能源。曹磊刚来自河南农村,大牛地气田开发之初,他就来到采气一厂成为一名劳务工。因为表现优秀,他实现了从劳务工到正式工的转变。如今,他已经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郑州购置了住房,妻子在郑州工作,儿子也在郑州上中学。当年和曹磊刚一批转正的劳务工共有196名。

“大牛地气田自投产以来,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今年6月底,我们已累计在内蒙古缴纳税费20.95亿元,累计向内蒙古当地客户供气量18.65亿立方米。”分公司总经理周荔青说。(马献珍胡冠杨大超)

信息来源: 
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