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北指挥部: 双翼齐飞为扭亏

开栏语

2017年是局、分公司打赢扭亏脱困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各单位要牢固树立效益发展理念,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员工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饱满的热情投入本职工作,不断汇聚攻坚克难的正能量。从本期开设“撸起袖子加油干  打赢扭亏攻坚战”专栏,刊发各单位扭亏脱困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

 

有效释放天然气产能、缩短20%全井“作业链”建井周期——

 

 

 

“随着东胜气田4567号四座集气站的投产,天然气产能得到了有效释放,为分公司扭亏脱困目标的实现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指挥部产能建设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确保今年全井‘作业链’建井周期缩短20%任务的实施,为分公司扭亏脱困的主题丰满羽翼。”710日下午,鄂北指挥部主任陈英毅在生产例会上部署工作时强调。

如何助力局、分公司打赢扭亏脱困攻坚战?鄂北指挥部自加压力,在去年的286天建井周期的基础上提高20%,缩短至228天,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月初,鄂北指挥部成立由指挥部主要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组成的两个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物供中心、采气二厂等相关单位,针对东胜气田锦66井区、锦58井区产能建设项目地面工程的工农协调、钻前施工、管线铺设、集气站工程、电力工程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制定保障对策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因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工期延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鄂北指挥部又对主管生产运行业务的管理制度办法、施工规范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11项管理制度办法、5 项施工规范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增加,进一步明晰了部门的管理流程及岗位职责, 从制度上细化落实了工程质量和现场安全提级从严管理的要求。

在工程技术管理中,鄂北指挥部以工程设计方案的跟踪优化、风险隐患的排查整改、现场问题的适时跟进为三个重要抓手,将成果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与对承包商队伍的业绩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强化了技术管理、提高了钻井效率。杭锦旗58井区水平井的平均完井周期, 从去年的105天下降至目前的90天,速度提高达14.3%

五月份以后,鄂北指挥部对外协调部,通过采取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实施责任主体到人管理、优化手续办理流程、明确时间节点要求等一系列措施,对内蒙古鄂托克旗境内58井区的JPH-3718口井进行环评、林业、土地手续的办理,现在8口井已经全部达到钻前施工条件,从分公司开发处下达井位任务到交付钻前施工为62天,手续办理时间比单井“作业链”提速提效目标周期缩短6天,为加快产能建设得进度迈出了重要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鄂北工区的工程质量令人满意。在对鄂北工区2017年第二轮22口钻井验收中,评定为优良井的有21口,优良率高达95.5%;固井验收22口井,20口为优良井,优良率为90.9%

地面工程建设也改变了推进滞后的被动状况,完善了东胜气田地面工程集输系统,破除天然气销售瓶颈。今年东胜气田地面工程19项,现在已经完工8项,尚有11项正在开工建设或准备开工,释放产能的优势将逐步显现。

 

64日,锦66井区4号、5 号集气站置换点火成功,两站串接气井12口,日无阻流量达62万方;67日,锦58井区7 号集气站、杭锦旗分输站改造和杭中线工程陆续投产,7号集气站串接气井22口,日无阻流量达300万,具备日输气能力100万方,东胜气田“四站、一线”投产,标志气田正式开发第一阶段顺利完成。

东胜气田气藏评价取得新进展,接连试获多口高产气井。6月,锦58井区JPH-328井试获无阻流量31.96万立方米, 这是继今年3月以来JPH-366井、JPH-365井等多口井试获日无阻流量超20万方以来又一口高产井。尤其是J58P11井,日无阻流量高达48.4万立方米,创该地区最高纪录,进一步验证该区为优质储量富集区。

58井区集中处理站施工现场,地面工程部的管理者查看细节、监控到位;东胜气田的钻井、压裂、试气现场,留下了鄂北指挥部生产运行、工程技术、安全环保管理者的身影,他们在为产能建设诠释责任,为扭亏脱困标注担当。

(杨大超赵品华)

信息来源: 
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