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汤面

秋雨是带着凉意在凌晨五点敲窗的。手机里刷到"秋天第一杯奶茶"的热闹时,我正想着单位食堂那碗牛肉面和面里的萝卜汤。

七点十分的食堂,雨丝还粘在玻璃上。蒸车的白气裹着面香漫到门口,刘师傅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围裙,面团在案板上"啪"地弹了一下,惊得窗台上躲雨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来。不远处有口大锅,白色的蒸汽笼罩了锅口。“今早的汤熬够四小时,萝卜切得厚,入味儿,有嚼头。”见我来了,她抬头笑了笑。

餐厅门口刷卡机不断地传来“您已刷卡”,服务员已将煮好的面和汤端上了加热车。旁边案板上,绿的蒜苗、白的萝卜片、红的油泼辣子、小醋瓶铺得齐整。我捞了小半碗面条,加了一大勺萝卜汤,习惯性往碗里滴了两滴醋——这是去年冬天发现的,食堂的醋比外面香些,配热汤刚好解腻。

第一筷子面入口,确实如记忆里"惊艳"。面条筋道,煮得正好;辣椒香辣够劲,那又辣又香的味儿老远就拨弄着用餐者的味蕾。职工老李用手抹了一下嘴说:“要的就是这个味儿、热乎!”

汤喝到一半,抬头看见操作间忙碌的身影。透过玻璃门,见马师傅正蹲在地上侍弄着管子。记得去年冬天雪大,食堂的水管冻裂过,修理工维修了半夜,第二天一早照样端出热汤面。那时才知道,每天六点的热汤,是凌晨四五点就点起炉火焐出来的。

刷卡机旁边的意见薄摊开着,第三页写着“面条筋道有嚼劲”,旁边用红笔写着“会再接再厉,欢迎再提意见”;第五页画着个笑脸,“今下午的包子馅多!”下面画了个大拇指。这些表达真心实意的字和画,比任何锦旗都实在——就像这碗面,没什么“网红”噱头,却在汤的温度里、被记住的口味里,藏着鄂北后勤服务人员的用心。

原来后勤服务的智慧,藏在筋道的面条里,藏在香气暖胃的汤里,藏在“多弄点热乎的”服务里……就像这秋天的第一碗面,让你在雨里走进食堂,永远感受到一种温暖......(张丽)


信息来源: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