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爆火,慕名去看了前传《小妖怪的夏天》,看时总觉得那只小猪妖像极了刚入职时的自己——面对陌生的井场、复杂的设备、枯燥的数据、日复一日的巡检,也曾困惑“是不是离开浪浪山,才能有出路”。但如今的我已明白,每一处需要坚守的领域都藏着成长的答案,都是可以扎根的“浪浪山”。
扎根于平凡,方能筑牢成长之基
小猪妖的日常,是被安排做着最基础的工作,收集一千片狼毛做箭,用柴火维持锅炉的温度。这些看似机械的任务,却藏着对细节的考验——狼毛的韧性、柴火的干湿,都影响着最终的结果。这像极了油气田上的日常,巡检时紧盯压力表的细微波动,保养设备时反复擦拭每一个接口,记录数据时核对小数点后的每一位。这些工作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却维系着整个生产链条的稳定。
有人总觉得平凡是一种束缚,仿佛只有逃离日常的琐碎,才能触摸到“有价值”的人生。但在一线日子里,见过太多因轻视平凡而栽跟头的时刻。一次未及时处理的管线结霜,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一个被忽略的设备异响,或许暗藏停机风险。正如小猪妖在一次次烧火中摸索出控温的诀窍,平凡的工作从来不是“浪浪山”的枷锁,而是磨练心性、积累经验的“磨刀石”。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就是超越平凡的开始。
扎根于风雨,方能汲取成长养分
小猪妖为了完成任务,曾被荆棘划破爪子,被同伴嘲笑能力不足,在一次次碰壁中跌跌撞撞。这像极了一线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寒冬腊月里,在零下二十多度的野外守着解开冻堵;有时精心设计的方案会因为突发变化而“归零”。这些“风雨”,曾让许多人怀疑过坚持的意义。
正是这些“考验”,在无形中滋养着成长的根系。就像小猪妖在碰壁后学会了观察与思考,从被动执行到主动质疑不合理的指令,我们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蜕变。那个最初连扳手型号都认不全的年轻人,在现场泡了半年后,能凭声音判断泵车的运行状态;那个曾为复杂的地质数据头疼的技术员,在无数次实地勘察后,摸索出了更精准的预测模型。这就是在“浪浪山”里扎根的力量,困难不是绊脚石,而是让根须扎得更深的养分。
扎根于坚守,方能沉淀成长价值
小猪妖曾望着远方,憧憬“外面的世界”。工作中也有人觉得工区这片“浪浪山”太小,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寻找价值。但在一线待得越久,越能明白,真正的价值从不取决于所处的位置,而在于坚守中沉淀的意义。从荒无人烟的沙漠到布满输气管线的“能源动脉”,从简陋的临时站点到现代化的集气站,一代代华北人的坚守,让清洁能源沿着管线流向千家万户,让寒冬里的万家灯火始终明亮。
这些价值,藏在每一次成功启封的井口喷出的气流里,藏在采收率提升的每一个百分点里,藏在让同事们少挨一次冻、少受一次累的优化方案里。它或许没有“远方”的光鲜亮丽,却有着沉甸甸的“被需要感”。就像小猪妖最终懂得,浪浪山的意义不在于“离开”,而在于用自己的力量让这里变得更好。坚守从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在时光里慢慢沉淀的、无可替代的价值。(王菁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