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护生命的银河中增添自己的光亮

红十字救护证发下来了,指尖抚过烫金的红十字标志,想起培训时浸透汗水的衬衣——原来技能的掌握,真的会在皮肉与筋骨里刻下印记。

近期,基地中心为了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全员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护能力,开展了应急救援取证培训。我作为一员,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

初入培训课堂时,急救对我而言只是书本上分行的宋体字。直到讲师掀开模拟人胸腔的那一刻,那些关于"心肺复苏"的抽象描述,豁然开朗,很快就明白了救援的原理。按压深度五至六厘米,是掌根陷进胸骨的感觉;每分钟一百到一百二十次的频率,是秒表滴答里藏着的生死时速。我们对着模型反复躬身,看指节泛白,听呼吸面罩里传出的气流声,让每一个动作在肌肉记忆里生根。

止血带缠绕的力度,要恰好阻断动脉搏动;三角巾包扎的角度,需贴合骨骼的弧度;脊柱固定时手掌的托举,得像捧着易碎的琉璃。那些曾经生冷的术语,在一次次实操中露出"救命"二字最根本的模样。

结业考核那天,阳光把考场照得透亮。当模拟人心脏突然"骤停",我俯身的瞬间,听见自己的心跳盖过了周围的声响。判定意识、清理呼吸道、按压、吹气……每一步都像踩着鼓点前行,直到考官说"通过"时,才发现后背的汗已浸透衣服。那一刻突然懂得,所谓"守护者"的蜕变,从来不是掌声的鼓励,而是汗水里的锤炼。

如今再看这张证书,忽然明白它真正的意义:会让我们在他人身陷险境时,不必再做手足无措的旁观者。当意外如骤雨般降临,我们掌心的温度,或许就是劈开黑暗的第一缕微光,在关键时刻为生命续航。今后我会带着赤诚之心,在守护生命的银河中,增添一点属于自己的光亮。(张惠娟)


信息来源: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