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漫征途,我们常在某个特定的瞬间停下脚步,回首过往,展望未来,思索着那个深刻而又永恒的问题:究竟想要怎样的人生?是效仿苏轼夜游赤壁,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旷达笑傲世间,在人生的起起落落间保持洒脱;还是追随洪应明归隐田园,于“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静谧中安守本心,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亦或是如同王勃登阁抒怀,凭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追逐理想,在逆境中砥砺前行?人生的选择丰富多样、千姿百态,有人沉醉于江湖的快意恩仇,有人钟情于山水的宁静秀美,有人立志于四方的广阔天地,每一种选择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那么,你心中理想的人生模样究竟是什么呢?
对于我来说,这个关乎人生方向的答案,早在童年的一个黄昏便已悄然落笔。那时,每日放学归家,在乡间的小路上,总能远远望见田野中高高耸立的抽油机。乡亲们亲切地称呼它们为“磕头机”,在夕阳的余晖笼罩下,它们不知疲倦地上下起伏,宛如忠诚的守护者,规律性地向我挥手致意。年幼的我,虽然对其中的机械原理一无所知,但那沉稳而又富有节奏的运转声,却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直击心灵深处,让我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份神秘莫测的吸引力,如同磁石一般,勾起了我对油田无尽的向往,也使得一颗渴望成为石油工人的梦想种子,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个梦想如同春天里茁壮成长的树苗,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扎根、日益繁茂。怀揣着对抽油机运转奥秘的好奇与渴望,我主动踏上了钻研物理与机械知识的探索之旅,一头扎进电机、电路的奇妙世界,试图揭开那隐藏在规律起伏背后的神秘面纱。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满心期待能用专业知识解开儿时心中的疑惑,拉近与梦想的距离。
大学期间,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路与控制系统的学习中。课堂上,我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汲取知识的养分;课后,我常常陷入沉思,思考着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油田生产实际当中。在实训和项目实践过程中,我反复尝试将理论知识与石油机械的实际运行相结合,每一次实践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只为能离心中的梦想更近一步。
进入研究生阶段,我再次坚定地做出选择,毅然投身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的学习。满怀热忱与期待,我致力于将自动控制理论运用到复杂多变的油气生产实践中。无数个日夜,我穿梭于实验室与油田现场之间。在实验中,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步骤,仔细观察每一个数据变化;在现场调研时,我深入了解实际生产中的难题与需求。我不断探索如何让钻机更智能地适应井下复杂的工况,经过反复思考与研究,提出了基于实时负载反馈的转速调节创新方案,并努力构建高效节能的自适应控制模型。在一次次的试验、失败、反思与改进中,我逐渐领悟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真谛,也深刻体会到抽油机背后所凝聚的无数石油人的智慧与汗水,明白了每一次规律的起伏都来之不易。
如今,当我身着鲜艳的红色石油工服,伫立在熟悉而又充满生机的井场上,眼前林立的井架犹如钢铁巨人,蜿蜒的管线仿佛大地的脉络。望着这一切,往昔夕阳下那个仰望“磕头机”的少年身影,依旧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历历在目。经过近一年的实习,曾经陌生的巡检设备、记录数据等工作,如今已成为我日常的一部分。在这看似平凡、重复的工作中,我越发明白,每一次细致的巡检,每一组精确的数据记录,背后都承载着石油人无声的坚守与沉甸甸的担当。儿时种下的梦想,早已深深融入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化作我身上的工服,成为我甘愿用一生去守护的方向。朴素、踏实、沉稳——这,就是我矢志追寻的石油人生,虽不轰轰烈烈,却意义非凡。(魏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