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流传已久的民谣,生动地描绘了过年的热闹场景,而小年,便是这热闹的开端,是岁月的序章,温暖的序曲。
于我而言,小时候的小年,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欢乐的仪式。在那个小小的村落,每至小年,空气中便弥漫着甜蜜与忙碌的味道。清晨,母亲会早早起床,将家里的角角落落清扫得一尘不染,“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把陈旧的晦气统统扫出门。我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偶尔帮着递递抹布,满心都是对新年的憧憬。
到了傍晚,糖瓜便成了主角。那一个个圆润晶莹的糖瓜,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我们一群孩子围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看着大人将糖瓜供奉在灶王爷像前。老人们说,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的情况,用糖瓜粘住他的嘴,他就会只说甜言蜜语。我们似懂非懂,却也被这神秘的传说吸引,嘴里含着糖瓜,笑得格外开心。
而如今,在石油一线的基地里,小年又有着另一番独特的景致。基地餐厅摇身一变,成为了年味的汇聚地。一踏入餐厅,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那是家的味道,也是年的味道。
厨师们仿佛是魔法大师,将对新年的祝福融入到一道道美食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既有传统的北方饺子,圆润饱满,寓意着团圆;又有南方的年糕,软糯香甜,象征着年年高升。还有那色泽红亮的红烧肉、香气四溢的糖醋排骨,每一道菜都让人垂涎欲滴。
石油工人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工作,齐聚在餐厅。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疲惫后的放松,更有着对小年的喜悦。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美食,也分享着彼此的故事。有人讲述着家乡小年的独特习俗,有人分享着工作中的点滴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餐厅的每一个角落。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餐厅的工作人员还精心准备了一场小型的庆祝活动。他们在餐厅的墙壁上贴上了喜庆的窗花,那精美的图案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大大的“福”字倒贴在门上,寓意着福到了。
对于一线的石油人来说,小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他们远离家乡,坚守在岗位上,为了能源的供应默默奉献。小年的到来,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尽管不能与家人团聚,但基地这个大家庭给予了他们同样的关怀与慰藉。
窗外,寒风凛冽,钻机的轰鸣声在夜色中回荡,那是石油人奋斗的旋律。室内,基地餐厅里却温暖如春,年味十足。石油工人们知道,他们的付出,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在新年里充满光明与温暖。
就像小时候期盼新年礼物一样,如今的石油人也在期盼着。他们期盼着新的一年里,工作能够顺顺利利,开采出更多的石油,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力量。他们期盼着能早日与家人团聚,分享这一年的收获与成长。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石油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如同傲雪的寒梅,在冬日里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在这个小年,他们在基地餐厅里,品尝着年味,感受着温暖,积蓄着力量,迎接新的挑战。
愿每一位石油人都能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满满的幸福与成功。愿他们走过寒冬,迎来属于自己的满园春光,让石油基地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希望与欢笑,让小年的这份温暖与情怀,永远在岁月中流淌。(朱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