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香盈年

如果说有什么节日食物一年只吃一回,却还能让人回味无穷,我猜非腊八粥莫属了。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据说,这天习俗在我国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有庆贺丰收之意。

明天就是腊八节了。刚才去杭锦旗基地食堂看了一下,面点师已经把红豆、黑豆、糯米、花生、黄豆等八样食材淘洗干净,用水泡起来了,为明天早上的“腊八粥”已经做好了准备。面点师告诉我,有些难煮的食材明天早上四点就得起来熬煮,才能保证腊八粥的美味。

在我的记忆里,我从小就不太爱吃腊八粥。可偏偏每年腊八节前,我妈都会做上满满一大锅。这之后的一个星期,几乎每天的早饭或晚饭就是“腊八粥”了。一热就能吃,比方便面还方便。或许是因为“腊八粥”做法程序比较麻烦,所以,人们才一次做一大锅。

老家的腊八粥,用的是“大包谷糁子”,其实就是颗粒比较大的脱皮玉米粒。大玉米糁子提前泡上,再泡一些黄豆和花生米。把这些难煮熟的食材泡一晚上,就可以把这些难熟的食材先煮上了,要煮好几个小时才能熟。

豆子在锅里煮着,就可以准备配菜了。大葱、蒜苗、胡萝卜、白萝卜、青菜、香菜、白菜、豆腐,除了豆腐,全都是冬季自家地里的常客。豆腐切小块,大葱、蒜苗切小段,胡萝卜切菱形片,青菜、香菜、白菜随意切碎。

萝卜是老家腊八粥的灵魂。我们那儿很多人,现在还把萝卜叫腊八萝卜。锅里倒油,先把豆腐粒煎黄盛出,再倒油开始炒其他配菜。一股脑把菜全倒入锅里,看着满满一大盆菜,经过加工翻炒,全都蔫了下来。然后调个味,配菜这就炒好了。吃法更简单,给锅里舀些煮好的大包谷糁子,再舀几大勺菜,烧开后再放入盐、生抽、味精、酱油简单调味,爱吃臊子的可以再放些臊子肉。

虽然“腊八粥”我一直不喜欢吃,但每年的第一顿“腊八粥”,我还是要吃的,毕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之一。一口带着菜叶子的腊八粥入口,大包谷糁子的筋道、黄豆和花生米的绵软,豆腐的嫩弹,蔬菜的清香,全在嘴里交织汇聚。

去年在我姨家吃腊八粥,发现我还是和小时候一模一样。虽然不知老家“腊八粥”的历史有多悠久,但接力了一代又一代,保留着古老的做法,也算是在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传承了。

突然觉得明天基地的“腊八粥”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接力。期盼新年,期盼丰收。期盼,粥香盈年。(张丽)


信息来源: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