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温暖记忆

冬至,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亲情、乡情、友情的记忆。

记得小时候,当第一缕阳光尚未穿透薄雾,我便跟随外婆的脚步,走进了小厨房。厨房里,旧式的炉灶已经点燃,火光映照着外婆慈祥的脸庞,她的手熟练地揉着面团,为迎接冬至的到来准备着饺子。我在一旁帮忙,虽然动作不甚熟练,但那份参与感让我体会到了节日的温馨与家的温暖。

外婆告诉我,冬至吃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团圆和幸福。每一道工序,从和面、擀皮到调馅、包制,都充满了对家人的深情厚意。我看着外婆将一枚枚硬币般的饺子投入滚烫的水中,心中不禁泛起涟漪,仿佛那些饺子承载着家的温暖,即将为我们带来一季的美好与希望。随着饺子的出锅,热气腾腾,香味四溢。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简单却充满爱意的食物,感受着冬至特有的温馨与和谐。屋外的寒风虽冷,但屋内的温度却让人忘却了冬日的严寒。

午后的时光总是悠闲而惬意。我在外婆的陪伴下,漫步在村间的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冬日的田园风光。田野上,一层薄薄的霜露覆盖着冬作物,远山含翠,近树笼烟,构成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外婆指着远处的山峦,讲述着关于冬至的古老传说,那些故事在空中飘荡,与自然景观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而如今,每一年的冬至基本都在工作岗位上度过。尽管远离家乡,但工区依然保持着过节的传统,我们会在食堂集合,一起动手包饺子。面粉飞扬间,笑声与谈话声此起彼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北采气人,在这寒冷的冬日里,通过共同的劳动和分享,找到了家的感觉和集体的温暖。

饺子下锅的声音与沸腾的水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旋律,那是属于华北采气人的冬至之歌。当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这份来自心底的暖意。在这里,没有亲人的陪伴,但我们有彼此的关怀与支持,这足以抵御任何严寒。

在这个冬至的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我们华北采气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节气的更迭,更是我们团结协作、共同度过难关的象征,是我们在异乡创造的一段难忘的温暖记忆。(王益飞)


信息来源: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