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人的“师徒情”

11月初,工程院举办了“最美师徒”评选活动,年轻的徒弟们动情讲述了如何在师父的精心培养、耐心指导下,从懵懂的职场新人蜕变成为独当一面、自信从容的专业骨干,石油人的浓浓师徒情,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至深。

听到一个徒弟说“一声‘师父’,一生师父”,我的思绪不禁被拉回到了三十年前。那时我刚上幼儿园,除了家里的亲人,对我最亲的人就是我妈妈常常挂在嘴边的“陶师父”。

陶师父是当时华北局地质大队绘图室的前辈,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老陶”。陶师父带了一批又一批徒弟,这其中就有我的妈妈。提到陶师父,大家对他的印象是严谨细致有耐心。他时常念叨:“我年纪也大了,把这点本领全都教给你们,你们好好干,华北局的未来要靠你们年轻人去闯去创造。”像师父一样,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照亮能源报国梦,是那时绘图室叔叔阿姨们刻在骨子里的座右铭。

陶师父的儿女都在老家江苏工作。平日里,妈妈就会带我去陶师父家帮帮忙,顺便蹭上一顿师父拿手的江苏菜。每到冬季,一进陶爷爷的家,满屋飘着红薯的香气,感觉连呼吸都是甜腻的。陶师父的爱人张奶奶会把红薯蒸熟后放在暖气片上烤成红薯干,让我带走当零食吃。每次从陶师父家出来,我的口袋装的都是满满当当的。

后来,我上了小学,陶师父退休后便和爱人回江苏老家了。上大学时,我去嘉兴看望过一次陶师父,那时他已经有些不太记事了,但还是一眼认出了我。

一声“师父”,一生师父,这就是华北石油人的“师徒情”。师父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引导着年轻人在为祖国献石油的道路上锤炼本领、建功立业,同时他们也扮演着良师益友的角色,一路关怀一路陪伴,让年轻人感受华北大家庭的温暖,找到归属感。

让人欣喜的是,华北石油人师徒结对传匠心,年轻的一辈正在传承。(汪洁)


信息来源: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