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原本平凡的日子,因为一个特别的人,一件特别的事而变得不再平凡,10月8日就是这样的一天。2023年10月8日,是我们中国石油人的精神图腾王进喜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半个多世纪前,以他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战天斗地、勇敢拼搏、“宁可少活二十年,拼死也要拿下大油田”,他们为了新中国的石油事业无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前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石油人,我们无限缅怀铁人王进喜为党、为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他奋斗、光辉的一生铸就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而在我们的身边,也不断涌现着有着同样品质的石油人,他们也将是现在的我们和未来的年轻人学习的楷模。
在这里,我想讲一讲我的父亲,他虽然没有什么光环,但却是全中国百年来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做着奉献的石油人中的一员,我会为他,为他们自豪一生。
父亲在今年一月份因病过世,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在我知道的这几十年里,他从没写过什么文章稿件,只因为我在宣传部门工作的原因,“配合”我完成工作写了一篇小稿子,叫《穿越北干渠》,讲述了八十年代初的一个三九天,父亲所在的地震队在河北进行放炮布线作业,测线需要横穿一条近200米宽,布满浮冰的人工水渠,作为副队长的父亲力排众议自己扛着电缆和电话线趟水过渠,往返三次最终顺利完成了布线任务,之后因为冻伤住了院,输了输液还没好就出院归队躺在仪器车座位上继续指挥作业。
事情的经过很简单,在那个时代包括父亲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没什么值得拿出来说道的,直到将近四十年后父亲在我三番五次的怂恿下写了这篇小稿子我才知道,而这样的一次经历也让父亲落下了一辈子都没治好的后遗症,每每在阴雨变天大风降温时无情地折磨着父亲。
其实,类似这样的“小事儿”,在那个年代数不胜数,老一辈几乎所有的石油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过,在他们看来,这些只是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什么特别的,也完全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去跟别人提起,因为别人经历的可能远比这些“小事儿”更加艰难困苦。
记得去年父亲最后一次因病住院,前前后后一个多月,由于那时疫情尚未结束,只允许我一个人陪侍,也不能自由出入病区,经常就我们爷儿俩独处,跟父亲的交流感觉比之前的几十年加一起都要多。我们谈天说地无所不谈,父亲也会经常聊起以前野外工作的往事,我清晰地记得父亲有一句话经常挂在嘴边,“虽说那个时候我们的勘探历程和队伍发展历程都比较艰辛,但大家伙儿没有人退缩,更没有人放弃,铆足了劲儿地干,那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想,这绝算不上什么豪言壮语,但却是那个年代那批石油人的真实工作生活写照,也是他们用行动践行铁人精神的最好佐证。虽然像父亲这样的石油人已经走了一批又一批,但每每想起这些话语,这些“小事儿”,我就仿佛穿越了时空,穿越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穿越到了父亲的身边,“穿越”北干渠。(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