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瘾是如何“养”成的

每次干部选拔公示的时候,都会引来一阵轩然大波,有忿忿然叫屈的,有躲在一边看笑话高高挂起的。没有得到公示的,只喊不公平。得到公示且能“中标”的,不能说有范进中举一般的癫狂举动,起码心中一阵狂喜是免不了的。所有这些表现,目标只有一个,“我想往上爬”。

造成这种景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分析起来是多方面的,中国自古就有的“学而优则仕”思想便是其中之一。把当官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当上官的就可以光宗耀祖,荣归故里,没有当上官的,就被视为人生不成功。整个社会无形中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坐在顶尖上的大都是那些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那些没权没势的因为落在社会底层,常常被人看不起。这样的氛围造成一种压迫感,人人都要争先恐后往上爬,爬上去的算你有本事,爬不上去的,算你无能。

当官仅有光环还不够,还要有实惠。由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给有些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提供了机会。官当上了,工资涨上去了,权力也大了,经过一段时期的蛰伏后,发现这个环境都在捞好处,这个领导把小舅子招进来了,那个领导把堂妹子弄上个高管,还有领导直接把秘书都提起来……周围都这样,我为什么不能,上任伊始低调的面貌逐渐开始露出狰狞的面容,自己先试着弄上一把,发现没有人干涉,这胆子开始大了,不仅弄人,还要弄钱。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是法治社会,说话要有根据。你是傻子啊,那些有权有势的,恨不得把自家村里的人弄进来,你是没看见还是装糊涂。最后,东窗事发,这些身背污点的当权者,不仅自己身败名裂,而且把一个单位的风气给搞坏了。

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为什么不往上走一走,有些人把当官当作通向富裕之门的一条捷径。因此,不管是否有能力的,还是道德修养是否缺乏的,都要撸起袖子在仕途的道路上“秀”上一把,“万一我要是能成呢”。有这样的想法可不是个别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这些人为了得到这个官位子,几乎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打电话,递条子,都是不争之事实。这些人一旦掌了权,对于老百姓而言是福是祸,不言而喻。可以肯定的是,有这样一个的官场现象,老百姓看到后心气是不会高的。

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把他们放在一个合适的领导岗位,是党中央一再号召的。但是好好的一个理念,在逐步贯彻中被走了调。虽然也经过公示等一系列严密的流程,难免有人会钻空子,他们利用政策的漏洞成功上位。有些单位权力的顶峰者,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工具,从一个时期反腐败暴露出来的案例来看,这些事情不能说是个别。

在当前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权利被放在笼子里,老百姓看到了国家政治清明的未来。但是现实中出现的这种“负能量”,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刘良)

信息来源: 
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