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快11个年头了,但叶志平这个名字还常常被人记起和提起。
大地震发生时,叶志平任校长的绵阳市桑枣镇中学,2200多名师生仅用1分36秒的时间,全部安全疏散撤离,无一人伤亡,堪称中外抗震史上的奇迹。
有人说,安全是“防”出来的。的确,叶志平平时就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即使没有上级督促和要求,没有危情和险情发生,他也不间断地加固楼房设施,向师生普及安全知识,定期组织抗震疏散演练,使每个师生都能熟练掌握地震时的避险和逃生技能。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平时所下的功夫、所做的努力成就了零伤亡的奇迹。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只是相对而言。事故一旦发生,处置再得当,应对再及时,善后措施再完善,损失和损害也已经造成。化险为夷、杜绝事故才是至高水平和境界。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和境界,就要像叶志平那样,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眼睛盯在平时,功夫下在平时,把无险当成有险来做,多培训、勤演练,时时刻刻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细的作风、最严厉的手段抓好安全管理,勿因险情未显而麻痹大意,更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侥幸和偶然上。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果把安全比作一座楼房,平时的教育、管理、训练、演练就是基础和砖石。只有把基础夯实,把砖石垒好,楼房才会稳固持久地矗立。而平时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希冀关键时有奇迹出现,犹如缘木求鱼,难达目的。(闫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