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本应比手机更有诱惑力

现在的社会里,不缺运动明星、歌唱天才、选美冠军,不缺别具创意的求爱者,不缺考研考公务员的“大神”,唯独缺少阅读的氛围,阅读越来越难以走出“仅仅说起来重要”的泥沼。

一项针对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显示,近九成学生喜欢阅读,然而超五成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低,近八成学生认为“沉迷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阅读量缺乏。

读书的重要性无须赘述。然而时下大多数人读书时间短、读书数量少已成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人对读书的热情,远远不及玩电脑、看手机。很多人认为自己的阅读量较低,“沉迷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导致阅读量缺乏。

同样是电子产品消费大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年轻人的整体阅读量比我们高得多,各种时兴的电子产品并没有消解他们的阅读热情。问题关键在于如何避免沉迷于电子产品,影响阅读时间。

对于部分人因沉迷手机电脑而减少阅读的情况,与其批评电子产品的“诱惑”,不如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培育阅读的习惯,让读书也成为一件富有诱惑力的事。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地铁里随处可见捧着书籍阅读的年轻面孔,日本的地铁里很流行便于阅读的口袋书。因为很多人在安静看书、翻书,乏味的旅途也有了书香气。而在国内一些城市,地铁里低头看手机成了一种时尚,有谁若拿出本《人间词话》来读,竟有些格格不入的尴尬,这难道正常吗?

 阅读需要氛围,这个氛围的培育,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如果各色书店逐步被市场逼退,如果书报亭之类的城市文化被挖断铲走,大街小巷没了书的踪影,阅读的氛围会越来越淡。

胡适曾这样劝人读书:“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刷几遍手机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赵茜)

信息来源: 
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