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两次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公开阻止高铁正点发车的事情,刷爆了朋友圈。高铁是公共资源,是一个有着组织严密的运行体系,如果差之毫厘,很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么一个像铁一样,必须执行的高铁运行时间,被两个柔弱的身躯拖延了。是什么原因,使得她们敢于向高铁叫板,她们行动的底气又来自哪里的呢?
业内人士提醒人们不要就事论事地分析这两起拦车的行为,两次拦车除了她们固有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准外,更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她们不是不知道,高铁的严密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在她们心里存有侥幸的心里,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万一我要成功的呢。而事实真的像她们所预料的那样成功了。虽然受到了舆论的强烈谴责,但最后仅以罚款两千元了事。这种以罚代刑的做法,是执法偏软的表现,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隐患。
那么,执法不严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执法是权力的体现。权利怎么能在实践中得到实施的呢,只有做到公平公正,实施起来才能无私无畏,让人信服。那么现实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应该说,大部分手握权力的执法者还是做到了公平公正,但是也有一部分当权者,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污染着社会风气,正确的价值观开始得到动摇。曾经一个主管国家政法大权的国家级领导人,能够和黑帮走在一起,相互勾结。这些手里握着执法大权的人,在执法过程中,能够做到公平正义吗?显然不可能。上梁不正下梁外,堂堂一个国家级的人物,都敢这么做,可以想象,它的周围,以及整个执法系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事实证明,这位国家级领导人的错误行为,带坏的是整个系统的风气。事后,在他工作过的系统,腐败窝案一个接着一个。这样的人拥有的权力,带来的负效应该是多大呀。领导干部应该是遵纪守法的带头人,他的一言一行,事关风气的好坏。
有这样一个权利不公的环境存在,不患贫而患不均的老百姓难免心里不平衡,有的人下意识里就是要赌赌气,耍耍“无赖”,“你能把我怎么样”。而权利者因为自己不干净,在处理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往往硬不起来,采取的都是一种得过且过,化大为小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纵容了所谓的“无赖”向深度发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那就是既然不公,咱就都不公,谁让你是有权的领导,我是无权的百姓呢。闹一闹,说不定我还能成功。要是挡了我的路,小心给你拍砖。面对这样一种威胁,本来就底气不足的当权者,执法的力度百分之百地打了折。有权者后退一寸,其他人就有进一尺的可能,法制建设受到了影响。
权力不公衍生出很多挑战法律权威的社会现象,“拦高铁”只是其中一个。当处理结果,仅以两千元罚款了事后,法学界一片哗然,这种处理结果,只会纵容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现在有钱人太多了,别说两千元,二百万他也能玩得起,今天是高铁,明天说不定就是飞机。
像“拦高铁”这种公然侵害国家公共资源的事情能够发生,无论是当权者还是一般的老百姓,我们是否都要扪心自问!促进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是十九大的一个精神体现,其目的是要在发展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政治上的清明也要与时俱进。只有做到了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诸如“拦高铁”的行为发生。(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