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
中国人的情结,大凡传统节日,都是和家人一起团聚。外国的洋节一进入中国,就被一些人所创新,或张灯结彩奇装异服的大搞宣传,或网络媒介等多种推崇,或吆五喝六的外出,找个KTV或者某Bar去happy。说起来这圣诞节,在外国,确实是个重大节日,如同中国过年,老外们也是讲究和家人团聚,做上一桌子好吃好喝,给孩子买礼物。
但凡中国的节日,都有典故及寓意,中国古人曾敲锣打鼓放着鞭炮,赶走了怪物“年”,得到了平安祥和,因此有了“过年”。而圣诞节也是有其寓意的,国外曾经诞生了他们信奉的“圣人”耶稣,所以有了“圣诞节”。中国人喜欢热闹,从看热闹到凑热闹到享受热闹,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又成为组织者,似乎圣诞夜的疯狂,有种脱胎换骨的翻新,谁不介入,谁就闭塞落后,谁就在人前无可标榜,介入者视为时尚超前。我们接收新事物,但未必所有接收都值得推崇。国人喜欢膜拜,会去树立某一中心形象,并朝着此目标发展,以调节自己时而飘忽不定想与做的冲突,以坚固自己左右摇摆的思想主张,以平衡自己渴望而不可得的欲望膨胀。
耶稣不过是代表某种宗教的中心,一方面,从宗教诞生的意义来说,宗教是统治阶级束缚被统治阶级思想的产物。而基督教的耶稣,它是统治者,那么被统治者是谁呢?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之所以追求潮流,寻求倒向,一部分源于个人的诸多不自信元素参杂。所有外来因素来袭,最终带来两个结果:或者将你麻痹西化,或者让你更新壮大,但无论哪一个时代,还是要将灵魂扎根在适合自己的净土,如此,才能让自己强大。再坚固的堡垒,都会从内部攻破。这话或许有些夸张,只是过几个洋节而已,改变不了黄皮肤黑眼睛的本色,愿百年后的中国,百年后的子孙,依然传承着中华民族独具的特色节日,保持民族魂魄。
传统,是祖祖辈辈留下的一种文化沉淀,一个时代千百年来确凿无疑的观念。有时候也会是下一个时代的难题。在如今,新旧事物碰撞时,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大胆追求新事物,因为沟通外界,和世界接轨,依然是中国富强路之一,但思想上,不能无视传统而走得太远。毕竟古老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渊源,堪比西方世界几百年的历史更为丰富,更有内涵,更有探索挖掘的意义。
洋节过与不过,要坚持住内心主张,把握住思想定力。成为自己,不必成为别人!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