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因为“隐” 所以更“险”

所谓隐患,就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从性质上分为一般安全隐患和重大安全隐患。

因为“隐患”存在潜在性,所以我们在安全管理上就应该有多样化的检查方式,如,现场仪器检测、用检查细则进行检查、跑冒滴漏的检查、环境因素的评价等等。为什么我们要天天找隐患,除“病根”,因为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开端。

“隐患”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常用的两个字,也是安全管理的常用语。如,排查隐患,隐患治理、消除隐患,等等。“隐患”已经成为安全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词汇之一。说安全就必说隐患,管安全也必须查隐患,已成为安全管理“惯例”。

隐患为什么如此受重视?安全生产为什么“畏隐患”如“畏虎”?这是因为隐患不仅是一种“患”,更是深藏的“患”,不易被发现,不易被察觉。也不容易被找到。这样的危险,有谁不畏惧呢?

青岛11.22”事件,就是因为当事者不重视隐患的排查,作业前未进行隐患防范治理,疏忽和麻痹大意的思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细想一下,如果作业前对作业区域的隐患进行排查确认、对该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估,然后及时意识到潜在的隐患,停止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作业行为,怎么可能发生事故呢?

安全工作中我们常讲“隐患险于明火”,因为明火易发现,看得见,清除和扑救都来的更加简单。而隐患却像一个正在和我们捉迷藏的死神,我们看不见,也找不到,但他一旦自己出现,事故也就无可避免,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侵害我们,却无能为力,这才是最可怕的。

诸多潜在的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警醒并告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隐藏起来的风险,把隐患问题“揪”出来、消除掉,我们才能做到真正的安全。(舒北峰)

信息来源: 
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