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九百多年前,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一诗中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婉约而霸气。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
所谓“读书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儒雅气质。“读书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低调,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静。书海里畅游之快乐,或许是因为有远比现实中更加生动的风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为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逐渐侵蚀了人们的业余时间,读书,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的活动。然而,面对工区稍显单一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我身边的不少朋友“染”上了读书的习惯,他们利用工作之余,泡上一杯茶,在独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静静地阅读,我先前的一位同事,甚至还不吝惜笔墨,足足写了两大本读书笔记,“读书气”极浓。每每与其攀谈,总觉谈吐不凡,满腹哲理,好生羡慕。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作为野外石油人,常年驻扎生产一线,我们从来都不缺少远方。当然,尽管身处荒漠,无法涉足都市的繁华,却也阻止不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采气二厂每年都会以多种形式举办读书会,倡导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悟。近期,厂里还成立了“雄狮文学”社,旨在为一线员工搭建更好的交流平台,展现新时期石油人的新气象、新风貌,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有人说,石油人是不着迷彩的战士,远离故土、告别亲人,在祖国能源保供的最前线,战风沙、斗寒暑,同管道共舞、与风尘倾诉,混得一身子“油味”。我想,满身“油味”的我们如果添加一些“读书气”,一定更完美。(张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