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我来过

飞机在气流剧烈颠簸下,安然降落在二连浩特机场。出了机场才知道,这个机场建在一个旷野无边的戈壁滩中央,四周没有任何障碍物。空旷的地域容易形成气流,这就导致很多飞机不能按时起飞或不能按时着陆,航班临时停飞是家常便饭。

边境贸易越做越大

二连浩特有机场是这近十年的事情。二连浩特是中蒙边境的小城,在整个中蒙边境所有的口岸中,二连浩特是目前进出口量最繁忙的,这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环境。二连浩特处在乌兰巴托和北京的中间,从这个口岸进出口货物,对于双方来讲都是最经济的。边境贸易的繁荣,自然催生了城市的发展。二连浩特过去只是个2万人左右的县级市,说它是县级市,在内地人眼里,其规模相当于乡级小镇。现在不同了,从内地过来做边境贸易的人越来越多,当年的小镇已经扩展为拥有流动人口十几万的城市。因为是夏季,来此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多个人流叠加,造成城市接待能力紧张,酒店房价一涨再涨。

边境小城自然有边境的特色。在二连浩特经常可以看见不少从蒙古、俄罗斯过来的商品在商店里贩卖,这些商品主要是奶制品、皮革和具有本国特色的酒类,像伏特加等。与商店人员聊天,这些商店摆放的外来商品一是零售、二是向内地大面积批发。既然是贸易那就是双向的,这些外来人员在推销本国产品的时候,也把我国的产品倒向蒙古俄罗斯,从中两面收益。在二连浩特,本人参观了据说是专门为对面蒙古商人举办的商品博览会,产品都很便宜实用,很讨蒙古老百姓的欢迎。蒙古商人通过加码,在方便了老百姓的同时,自己也受益匪浅。在此做边境贸易的国内商人,以浙江商人为多,义乌城温州城是人流最大的两个地方。

感受边境小城的“天地人”

这几年,通过边境贸易出现了先富裕的一批人,这在空港就能证明,不少蒙古商人拖家带口,坐飞机前往北京广州海南旅游。蒙古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要想大开眼界走的更远,俄罗斯和中国是他们的必经之地。在候机厅与两个蒙古人用手势和磕磕绊绊的英语对话,知道他们是做皮革生意的,现在手里面有钱了,要去北京广州旅游,对中国的迅猛发展感到惊讶。

二连浩特不仅有边境贸易,还有美食。到二连浩特当晚,品尝了这里最有特色的苏尼特羊肉火锅。苏尼特羊吃起来果然名不虚传,这种羊的肉质很细腻,与我们的鄂尔多斯羊肉和盐池羊肉相比,口感更好,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

再说一下这里的气候。飞机着陆之前遭遇强大的气流颠簸,让我见识了这里的天气。因为地域空旷,风力较大,大风卷起的砂砾,刮在脸上有些生疼。如若不刮风,这里蓝天万里,白云悠悠。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几乎感觉不到在内地那种汗流浃背的景象。到了冬天,气温可以降至零下三十多度,每个屋子的窗户均是双层,目的就是保暖。

国门景区有故事

“国门景区”是来二连浩特必去的地方。国门景区建在中蒙边界线上,景区里面有类似长廊的一公里半的路程,路的两边绿树成荫。路的一侧与铁路相邻,铁路轨道与蒙俄轨道相差8厘米,所以在边境交界处,要实行变轨措施。这种变轨与我们之前想象的不一样,之前我们想肯定会“大动干戈”,实际情况不是的,就在火车停顿期间,不知不觉就进行了变轨。火车进蒙古大都是小商品,而从蒙古出来,则以铁矿石居多。在路的另一侧有两个大围栏,知情人介绍,这是疫情期间蒙古为了表达心意,向我国捐赠了3万只羊,这群羊不能随随便便进入国门,一定要经过检疫期,方可通行。检疫期间,这三万只羊就被隔离在两大围栏之中。蒙古国的文字与我国蒙古族的文字已经不一样了,我们的蒙文是单个竖着书写,蒙古国的文字是横着书写的。第一次听见二连浩特这个名字的时候,望文生义,把二连当作一个部队的名称对待,这也难怪,当年中苏对抗的时候,这里是军事禁区,一度让人敏感地想到有部队的把守。实际上二连是个音译,二连浩特在蒙语中是“斑斓的城市”的意思。

从边境线上向蒙古观看,对面蒙古第九大城市——扎门乌德,就在视线之内。知情人介绍这个城市只有一条碎石路,且早就破破烂烂,其规模相当于二连浩特的四分之一。在扎门乌德老百姓心里面,二连浩特就是大都市。站在国境线上两相对比,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经济实力所在。“国富民强”这个词,过去只是在纸面上理解,如今站在国境线上,向对面遥望,感觉到国民之所以现在腰杆这么硬直,是因为站在我们后面的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刘良)


信息来源: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