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杨绛
杨绛先生于我,是神一样的存在。
在同时代的女人里,林徽因才华横溢熠熠发光,陆小曼明艳动人风情万种,张爱玲遗世独立寂静清冷。唯有她,明明可以凭才气拳打脚踢自成天地,却不显山不露水、屏神静气,心甘情愿地隐藏在钱钟书的光环下,即使历经文革屈辱丧夫丧子之痛,依然清朗独立积极温暖。
70岁发表《干校六记》, 92岁出版《我们仨》,96岁出版《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103岁又出版《洗澡之后》,真真是生命不息,笔耕不止。
即使是在86岁那年,面对爱女钱瑗和挚爱一生的伴侣钱钟书先生相继因病离世之痛,她表现得也是出人意料的坚强。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她出书立传,整理爱人手稿,安排书籍、手稿以及其他财产的捐赠,不急不徐完成所有未完的工作,并将身后事交待的井井有条。面对记者关于如何度过丧夫丧子的追问,也只是淡淡地说:“天命不可违,亡者不可追。既然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就要很好的珍惜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数,每人都会自生自灭,悲伤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要坚强的活着,这是对亡者的一种安慰。”
又说“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豆瓣上评分很高的电影《岗仁波齐》,讲得也是信仰的力量。 一群生活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藏民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朝圣的路。一走,就是一年多。这一路走来,春去冬来、风霜雪雨、花开花落,遭遇车祸、婴儿出生、老人死亡、有时经济窘迫还得临时打工,可是什么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因为目标在前,所以无论生活抛来什么他们都无所畏惧、坦然接受,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杨绛先生和藏民,从外在的条件看,几乎是云泥之别:一个才高八斗,一个可能中学都没毕业;一个家喻户晓一个藉藉无名,但是对于生命的态度却是如此相通,无论生活有多少不如意,都能从容接受,因为心中有信仰,信仰就成了那盏照耀黯淡生活最亮的灯。
原来,生命的标志唯有灵魂,无关身份与地位。一个高贵纯净淡然的灵魂,永远不会沾染上尘世的风雨。杨绛先生,用一颗柔韧温暖的心,照亮了生命的百年征程;朝圣的藏民,用信仰支撑起生命的希望。
仓央嘉措曾说:“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就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为心事重重而走不动路。”
所以,无论生活对你露出什么样的面目,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心之所安,便是天堂。(李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