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梁家河 寻访青春奋斗路

■王玉贵 

去年夏天,2022年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班的四十多名学员,前往延安梁家河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活动。深刻感悟习总书记知青岁月的心路历程、坚定不移的信仰信念、无比鲜明的人民立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

梁家河村,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1969年1月,16 岁的习近平来到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入了党,后来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里劳动生活了7年。学员们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旧居、知青井、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磨坊等地,通过这些实物资料、文字纪实和历史图片,倾听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

走进梁家河,我们深入学习了知青们在梁家河艰苦环境下劳动、学习、生活的动人场景和感人故事,感同身受当年那位16岁少年,7年的知青岁月,如何百炼成钢,初心使然!在梁家河,知青们首先过的四关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他们远离城市、远离亲人,来到这偏远落后、信息闭塞的西部小山村,在缺吃少穿、艰苦环境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劳动锻炼。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习总书记一呆就是七年,充分说明他心系群众,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使自己成为了一位地道的梁家河人!在小小的沼气池旁,仿佛看到了当年喷出的火苗照亮了全村,它为梁家河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尤其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在知青院中,在习总书记曾经住过的那一孔窑洞里,整个展示柜里摆满了习近平当年读过的那些书。那些陈旧的书页让我们都深深震撼,无论何时何地,习总书记都坚持读书学习,从书本中充实、丰富、沉淀自己。正如习总书记自己所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七年时光,习总书记在梁家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同时扎根基层、汲取营养、蓄势待发,最终淬炼成钢!“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梁家河是中国梦形成的地方。习总书记曾经讲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参观结束,全体党员在梁家河村委会进行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入党初心。


走进梁家河主题教育活动,给全体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大家纷纷表示,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认真履职尽责,认真查找差距与不足,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意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企为家、聚焦主业、奋勇争先”,为公司油气稳产、增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来源: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