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的那抹“红色”风景


■黄卫红


九月的清晨,微风湿润,碧草凝珠。6点钟的杭锦旗街道已经蒙蒙亮,人们开始陆陆续续走出家门,用忙碌的身影奔向一天的工作、生活。

阵阵移动的“刷刷”声音引起低头前行的人们向此处张望,不远处几位身着工装的“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街道,隐约感觉今天“环卫工人”身上的工装与以往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远远地看不清,好像是那身橙色比昨天更加鲜艳了。待走近,发现“环卫工人”的确有些迥异,穿着竟然是红色的工装,“中国石化”标志醒目地刻在衣服左胸前、帽子上。

迎着行人投来的疑惑目光,“环卫工人”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打招呼,并指了指手臂上红色的志愿者袖章,然后又埋头认真地干活。原来,这是采气二厂油地工作队的15名志愿者们,为助力杭锦旗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我为街道换新颜”志愿活动。他们主动承包了杭锦旗东大街的卫生清洁工作,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对行人乱扔在路面上烟头、纸屑及绿化带内的杂物杂草垃圾进行清理。他们一边打扫一边还留意路边是否有乱贴小广告,及时清除,使街道随时保持靓丽、整洁。

油地工作队基地驻守在杭锦东大街,地处在商业繁华地段,人流及车流较大,给环卫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我为街道换新颜’志愿活动是我们今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油地工作队志愿者负责人介绍,“我们将垃圾分片清扫,进行分类存放后再由园林环卫局垃圾车统一回收。”9月以来,志愿服务队参加片区清扫活动义务奉献300余小时。

中午,在十字路口,趁着行人等待红绿灯的空隙,志愿者张涛递上一份告知书:“大哥,创建美丽文明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志愿者们放弃午休的时间,拿着一叠叠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维护市容环境秩序 杜绝不文明行为》告知书,对市民们进行清洁城市宣传。

“环境卫生靠大家自觉维护,只要发动每个人都能认真做起来,觉悟提高了,街道就会干净多了。”志愿者满怀信心地说。建立美丽文明城市长效机制,关键还得靠市民共同维护,需要继续加强宣传,逐步转变市民观念,自觉形成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他们通过发传单面对面与市民宣传的形式,得到市民、居民的认可与称赞,累计服务近500余小时,为杭锦旗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向前跨进了一步。

“每当听到居民一句 ‘志愿者,你们辛苦了’,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激励和褒奖。” 志愿者胡新原一边弯下腰伸手捡起绿化带中的废纸团一边说。杭锦旗街道上多了一抹不辞辛苦为城市服务的“石油红”,他们穿梭者在大小街道,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信息来源: 
202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