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
六月初在休假快结束前去了趟照相馆,拿着老妈从家里柜子里翻出了的两张转机摄影长卷照片,最长的那张长度都有一米五,让照相馆的老板进行后期处理成电子格式。得到电子版格式后用微信发给了哥哥们,也给刚到南方开始实习工作的侄子发了一份。
“这啥啊?”
“老家当年墙上挂的长条幅照片,让照相馆处理成电子版的啦”
“我爷在里面吗”
“你爷爷当年的,你可以找找看,都在最后一排”
“你现在在深圳,深圳的发展离不开当年邓小平的南巡指示讲话改革开放,恰好一九七八年的这老照片中党的领导人里也有邓小平”我又发了一条微信
“恩,我找到了我爷爷了好像,最后一排,左起第四位,就这个,我一眼就看到了”
不知道壮儿对他爷的记忆停留在哪个时期,而我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在老家对父亲的记忆和印象更多是在照片中,父亲常年工作在野外,有时候一年到头都回不了一趟家。老家大屋子土墙上用玻璃镜框装裱了两张特别长的合影照片,那是我的爷爷特意装裱挂起来的,因为里面有他的大儿子当年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合影,对于当年大多数在农村少有出门远行的人来说,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从老家搬到咸阳后,我就没见过这长卷照片了,更多时候和家人翻看的是整理到相册里的照片,那发黄有些褪色旧照片都是慢慢的记忆,父亲的照片最多,工作的、野外勘探的、单位开会合影的,当然也有我们几个小时候的还有家庭合影照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码相机普及以及现在手机拍照的便捷,很少再去照相馆了洗照片就更不说了。零七年的冬天也就是父亲生病不舒服的那段时间,我用扫描仪把家里的老照片都扫描成电子的,存在电脑还有常带的优盘里。翻看所有的照片,竟然发现我和老爸还没有单独合过影。也是那一年冬天过春节头一天,征得医生同意我们把老爸从医院接回家过个年,我让我哥帮我拍了一张也是唯一的我和老爸的合影。
或许是从这件事之后,我开始喜欢上了摄影,更多的是想通过镜头来多记录生活中的片段点滴,定格瞬间的感动,让自己以后多点回忆少些遗憾。有空了翻看当时拍的照片,也是生活的回顾,一种很好的放松。
夜也深,有凉爽的风轻轻吹过,快到父亲节了,在电脑前翻看父亲老照片、键盘上敲字的我,眼眶不经意开始有些湿润,这些照片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温暖的回忆。老爸,今夜我想我是有点想您了,夜晚上空的风能捎去我对您的想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