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鹏
“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行,腹下船可通。” 昨日,看到这则关于桥的谜语,不由让我想起了家乡的南河大桥。
南河大桥,建于1980年,是一座普通的双曲拱桥,北通县城、南连乡村。因汉江最大的支流南河傍谷城县城而过,故此得名。虽没武汉长江大桥那般壮阔雄伟,也没有山西运宝黄河大桥那般高科技技术的多姿多彩,但它对我而言,曾是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有着自蹒跚学步就走过足迹……
记得小时候,每次听到父母要进城,都会哭闹着相随。个子小,步子慢,虽桥长只有700多米,但对我这个小人来说,走在桥上总有种看不到头的感觉。跟随在父母身后,时走时跑,可还未一半路程就没了气力,便时不时跑到父亲腿边,缠磨着父亲背我过桥。
“你是小男子汉,自己的路要学会自己走,不要回头,径直前行,你会离终点越来越近!”每遇我的缠磨,父亲都会一脸严肃劝诫。随之,便扯上母亲,头也不回的前行,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待我气喘吁吁赶到桥头,发现父母其实并未走远,而是停在一眼就能搜寻到地方,默默注视着我的一举一动。看着满头大汗的我,父母会心的笑了……从那时起,再随父母外出过桥,我都独行往来。
也记得读高中时,每天早出晚归穿梭于桥的南北两端,已是一种习惯。无论春夏秋冬,每次出门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的一句话就是“桥上注意安全”。有时晚上拖堂回家迟一些,母亲便会在桥头翘首以盼。每次归来,行到桥中央,远远我就能看到昏黄的路灯下母亲静静站在那里。我知道那是母亲在等我回家。
后来上大学离家。母亲电话告知我:南河大桥,因老、窄、车流量大不堪重负,被列为危桥。距老桥两公里,建了新桥,桥面近30米,因改变了32年来再无新桥建设上了电视。但她和父亲在茶余饭后、暮色向晚,还是习惯到老桥上纳凉、闲聚,有时还会下意识望向我放学归家的方向……
“你只管看着前方,你会离桥头越来越近!”“在外注意安全!”多年在外独行,渐渐明白了父母这些话蕴含着怎样的良苦用心。“路漫漫兮修远兮”,人生本身就是一条很长的桥,前面再艰险也要自己过,不可能总是由父母搀扶。而南河大桥,是我今后成长、求知和生存,必须跨越的人生第一道桥。
每次休假归家,与父亲闲步老桥说到过往。父亲说:“人长大了,桥就变短了。一次又一次走过的桥多了,历练的脚步就会越发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