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丽
每天傍晚,华灯初上,在新乡基地中心广场,都会准时出现一支庞大的广场舞队伍,她们伴着或欢快、或舒缓的音乐,鲜活、灵动地起舞,成为基地一道亮丽风景。
不少跳广场舞的都是退休老人,有的儿女长年不在身边, 广场舞成为他们的一个社交平台。曾经一提到广场舞,我便会认为那是老年人的代言词,可是近段时间通过观察我发现广场舞已经不再是中老年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受音乐的感染也加入其中,给广场舞带来了更多的“青春元素”,其中不乏一些男士也参与其中。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三五十人发展到到现在的三百多人。面对着那如火如荼的活跃场面,不禁由衷地感觉到:广场舞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一种锻炼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每天下班路过中心广场,看着男女老少们齐聚广场跳得欢畅淋漓,不亦乐乎。最关键的个个好身材,每次看见,我都禁不住啧啧,自叹不如,更深信广场舞乃减肥利器,保持好身材的灵丹妙药;后来,忍不住试图跟着蹦跶了几下,结果发现自己手脚十分不协调,完全不如六七十岁的大妈,备受打击。为了跟着大妈们尽快学会跳舞,每天晚上六点半我准时来到中心广场,找个好位置,能看得清领头阿姨的动作,就这样,开始了广场舞学习之旅。一开始,频受技术和体力的双向打击。大妈们可以跳1小时不停歇,而我跳十几分钟就已经气喘吁吁了,要过技术关,调整好心态很关键,先磨磨脸皮子,不在意被人嘲笑,对自己不放弃不抛弃开始吧,没跟上拍子不在意,毕竟不熟悉;这一遍抬错腿了不在意,下次换过来;这一段太难,根本不知道伸哪只胳膊,抬哪条腿也不在意,停下来仔细看上两遍,再跟着跳。就这样,不在意着,跳着,一点一点的熟悉节拍,不断的自我纠正,脸皮越磨越厚,技术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慢慢的,能跟上一小段了,再接着稍微难些的段落也跟得上了,内心的喜悦和自信也提了上来。起初的那份因为手脚不协调带来的自卑,变成了现在想要分享的一份自信和快乐!
我很佩服那些跳舞的人们,准时、坚持、不惧严寒酷暑;我很感激每天推着音箱的领舞人,总是早早地在广场等候我们,散场时,她还得拔电源,收电线最后一个离开,回家还要看视频,学新舞,然后再教我们……
广场舞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身体好了”“心情美了”“朋友多了”爱上广场舞,就是爱上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