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的奇谈

■白荷.w

在冀东北部,有一座大山,山上满是青色的石头,人们都管它叫青石山。山前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人们就管它叫青石河。河南岸有一个小村庄,叫青石村,小村不大, 二百多户人家。村中有一户人家,爷俩,爸爸六十多岁了, 叫老石头,儿子叫小石头。小石头三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他和他爸相依为命过日子。

老石头给村里财主白善人当长工,做牛做马,吃不饱穿不暖,腰累弯了,背累驼了。后来得了重病,没钱医治,看着自己不满六岁的儿子小石头咽下最后一口气,无奈地离开了人世。小石头悲痛极了,扒在爸爸的身上嚎啕大哭。小石头哭的太凄惨了,一个不满六岁的孩子除了哭还能怎样呢?小石头的悲惨遭遇得到了邻居们的同情。小石头在东邻张大爷和西邻赵三叔的帮助下草草埋葬了父亲。

总得活下去啊,张大爷说:“到白善人家租两亩地,借二斗高粱种吧。”到了白善人家,小石头给白善人磕两头, 说:“老爷,租我两亩地,借我两斗高粱种吧。”白善人瞅了瞅小石头,说,“你种的好么?打不了粮食,秋后拿啥还我?”张大爷和赵三叔帮助小石头说了好多好话,可白善人就是不借。这时,刚从法国留学回来的白大少爷走了进来,摸了摸小石头的头说:“好可怜的孩子。爹,您不借,小石头怎么生活下去,我们怎能这样对乡亲呢?”他一迭连声地说,“借,借,借。”小石头租到地借到高粱种和张大爷赵三叔一边往外走一边说:“谢谢大少爷,谢谢大少爷,大少爷真是好人。”小石头走了以后,白善人埋怨他儿子:“你借给他,秋后收不回来的。”白大少爷说:“爹真眼光短浅,我要像您那样,怎么能做成大事业。”

小石头租到两亩地又借到两斗高梁种,可高兴了。他开始忙碌起来,先给那两亩地松土。他一锨一锨地把地整个翻了一遍,看看,虽然土质松软了,但这高那低,还有好多土坷垃。他又把整块地平整了一遍,看看,比较满意了。他又请张大爷帮忙把高粱种种到地里。过了两天,他到里看看,没啥动静,又过了两天,到地里看看仍然没啥动静,一棵高粱苗也没有。小石头急了,按说三天就应该有高粱苗钻出来, 可四天了,怎么一棵苗也没有? 他想,可能是地太干了,种子喝不到水吧!于是他开始从青石河挑水浇地。他挑了一桶又一桶,肩膀压得红肿生疼,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流的汗水恐怕比浇到地里的水少不了。他咬着牙坚持着,他知道,这两亩高粱就是他的命,他一定要让它长出粮食来

又过了两天,小石头这次抱着很大的希望到地里查看, 他从地这头细心地查看到那头, 又从那头耐心地查看到这头, 仍然没有看到一棵高粱苗。小石头绝望了,他坐在地头上伤心地哭起来。小石头哭得可伤心了,他想不会是老天爷捉弄他,他绝对相信老天爷是公正的,他也想不到别的什么人会捉弄他,他只认为是自己的命不好。他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着,一低头,他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棵小高粱苗在那里微笑着。小石头高兴极了,擦擦眼泪,赶忙给那棵高粱苗浇点水,周围培上土,把它圈起来。小石头看到了希望。

第二天,小石头又到地里给那棵高粱苗松土,到那一看,小高粱苗一夜长了一尺多高,小石头别提多高兴了。小石头在地头搭了一个简单的窝棚,日夜都守护着那棵高粱苗。太神奇了,那棵高粱,我们叫它高粱、不叫苗,是因为它已经长得半人高了。它好像有灵性,小石头每浇一次水,松一次土,或是拿一次虫,那棵高粱就明显地长高一截,它生长的速度是普通高粱的十几倍。到了秋天,那棵高粱长了有十多丈高,高粱杆有面盆那样粗。上边的高粱穗更是大的出奇,有一间房那么大,红彤彤的,照红了半边天。小石头日夜守护着高粱,恐怕有一点闪失,他知道,这棵高粱打下来够他几年吃了。

有一天,小石头守护着那棵高粱,忽然从西北上刮过来一阵大风。这阵风刮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小石头用双手捂住两眼蜷缩在那里。不一会, 小石头从手指缝里看到,从西北飞过来一只大鸟。这只大鸟非常大,它的翅膀展开遮住了天空。这只大鸟飞到那棵高粱上边,只一口就把高粱穗咬下来,叼着就朝东北方向飞去了。小石头急了,拔腿就往东北方向追。追出有十多里地进入了深山里。小石头又累又饿, 身上一点劲也没有了。大鸟早已没有了踪影。天色完全黑了, 四周都是黑色巨人一样矗立的山峰,山上长满了树木,阴凉的山风嗖嗖一刮,透着那么凄清,远处又传来野兽的叫声,这叫声是饿急了的嘶吼,是那么渗人。到处漆黑一片,到处都好象张着吃人的大口。此情此景,不要说一个孩子,就是大人不害怕才怪呢。小石头跑的满身汗水早已不见,身上阴凉阴凉的,饥渴,寒冷,恐惧折磨着他,他浑身颤抖着,无目的无方向地向前走着。忽然发现前方远处有一点模糊的光亮,他看到一丝希望,不顾一切地向那个方向跑去,只听哗啦啦一声响,小石头从山崖上跌了下去。

小石头并没有死,是大山之神救了他,小石头有了一个好的归宿,长成了一座大山。至于白家那个大少爷也曾西方取经,东方奋斗,真的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信息来源: 
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