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疫情记忆”

许冬梅

 

 

这个鼠年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大家过得无比揪心。经过全国人民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现在国内疫情终于得到控制,我的心也逐渐放松下来。但这段深刻的经历随同这个特殊的春节,会永远留在我的“疫情记忆”里。

疫情期间的感动

一路风尘仆仆,同事小李终于回到了单位公寓,打开房门,抬头一看,窗台上的那盆长寿花,仿佛迎接她似的,橙红色的花朵开得层层叠叠,漂亮极了。在这场疫情肆虐的春天里,她瞬间被感动了。

气井顺利完钻了,小李也松了一口气,从施工现场回到单位本部。在火车上,她还想着,到野外进行钻井跟踪两个多月了,也不知道房间成什么样了,肯定满是灰尘。那盆长寿花也一定枯死了,毕竟这么长时间没人给它浇水了。

小李无奈地感叹,走的时候太匆忙,忘了交代室友了,只把房间钥匙给了她。后来呢,一忙起来,就什么都忘了。况且,她才搬过来没多久,相互之间不太熟悉,小李也不好意思麻烦她。

如今,出乎意料的是,它竟然碧绿茂盛,繁花朵朵。一定是室友帮她养着,居然比她自己养得还要好。小李环顾四周,房间里窗明几净,书桌上一尘不染。

小李再一次被感动了。

飘忽不定的心绪

曾经,春节前去商场买年货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多数没有戴口罩,售货员和顾客依旧在近距离地讨价还价。然而到了大年初一,从窗户望去,小区空荡荡的,没有以往大人相互拜年、小孩追逐玩闹的喜庆景象。偶尔见一个人,也是口罩捂脸,没料到,口罩竟然成了2020年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品。

春节,我们原计划像往年一样来个短途游,规划的路线是山西皇城相府看庙会、观壶口瀑布等。因为前一天晚上接到单位疫情防控通知,随即决定老老实实在家呆着。晚上8点看春晚、发微信拜年。看到同事群里的新年祝福,我不禁哑然失笑:祝新春愉快,鼠年吉祥!某某及家人正常。两句完全不关联的话语写在了一起,显现出这个春节的异常。

一家人团聚了,起初我感到难得的清闲,除了做饭,开始看书。我庆幸自己年前正好买了几本名人名作可以细细品读,后来才知道,这个春节真是出乎意料地太“长”了。因为疫情迅速蔓延的严峻形势,我和很多人一样,除了轮班,基本上是居家办公。

但是,女儿初七开始上班。她在医院财务部门工作,根据政府通知,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均正常上班。因为门诊收费人员紧张,女儿第一个到窗口支援收费工作,并且到发热门诊进行收费。

作为一名90后“逆行者”,女儿受到了同事们的称赞。然而,作为母亲的我,自从女儿上班后,每天都在担心、不安和心疼中度过。除了提醒她做好防护,每天晚上问候一次外,我也不敢过多地表示“关心”,怕影响她工作,也害怕给她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只能默默承受内心的煎熬。

那些天,我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拿着手机看最新疫情播报,心绪随着新增确诊人数的曲线图而起伏不定。深夜,还在认真关注着确诊病例的详情和活动范围……

 

信息来源: 
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