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

■王霞

父母的爱情和婚姻很简单。我的姥姥和奶奶是在旱厕里认识的,恰巧发现“你家有个儿子,男大当婚;我家有个闺女,女大当嫁”,就这样成为了父亲和母亲在一起漫长一生的开篇。

那个时候,母亲在乡下农村做售货员,离家几十公里,交通不方便,很久才能回一次家。父亲在工厂上班,隔三差五请假去看望母亲,一来二去也就生出了感情。

母亲说她是坐在舅舅的“二八大扛”上出嫁的。那个时候条件差,连婚房都是租来的,放在现在讲,就叫做裸婚了吧。结婚没多久,两人商量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于是开始攒钱买地盖房。父亲说那个时候真是年轻,也不懂什么叫累,白天上完班,还要出去打工,晚上回去接着盖房子,每天只睡几个小时。

房子终于盖好了,母亲也调回了县城工作,再后来就有了我。母亲是那种“柴火上浇汽油,一点就着”的性子,而父亲也没少充当导火索。从我记事起,吵吵闹闹接连不断,母亲悔不当初, 声称“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父亲默不作声,着急了只哼一句“肯定是提前进入了更年期”。

日子在鸡毛蒜皮的争多论少中迎来送往,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母亲那句“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还在嘴边,父亲则改成了“你这一辈子都是更年期”,而我发现了一些端倪。

饭后一小会儿,母亲就嘀咕着肚子饿,并且雷厉风行地煮了一碗面,刚吃了两口就说饱了,催促着让父亲帮忙收拾“残局”。父亲三下五除二把剩下的面吃了个精光。

晚上躺在床上,我问母亲:“你不是说饿了吗?怎么就吃了两口?”母亲说:“你爸晚上吃的少,肯定饿了,我是给他煮的面……”我一时语塞,难道这就是三十多年结晶出的“革命友情”!

人的一辈子没有多少个三十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现在我终于懂了。

 

 

信息来源: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