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爱情

■王霞

 

爱情是什么?

苏轼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商隐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司马相如说“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然而,在油田防疫保供第一线,答案或许是“与子同袍,并肩奋战”!特殊时期的他们是最亲密无间的爱人,也是默契信任的战友,在他们的故事里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彭城隆和周娟娟是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二区红十三增压站的职工。夫妻俩结婚8年,光是在小站上过的春节就有6个。“我和我媳妇儿每天都能见面,你们可不一样,和老婆孩子团聚一次不容易,过年我俩值班你们放心吧!”这是彭城隆惯会用来说服别人的话。

今年春节,夫妻俩照例留在小站过年,准备第二批轮休回去看望父母。然而,随着疫情的发展,俩人又调整了回家计划。“新闻上说河南那边疫情更严重,还是别让班长和老刘他们回来了,咱俩再坚持坚持!”“行!”周娟娟一口就答应了,夫妻俩默契地取消了回家的计划,主动要求留在岗位继续值班。一个小站,一对夫妻,一个白班,一个夜班。夫妻俩过起了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每天只在交接班的时候,相互叮嘱相互打气。

为了防止各倒运点出现罐余红线预警,红十三增压站平均每天卸油2车,多的时候有45车排队等着。一边往储油罐卸油,一边观察增压站分离器液位和外输压力,还要及时调整喂液泵,工作三管齐下这可难坏了周娟娟。“卸油量大,要在罐口盯紧了,坚决不能冒罐!还要到值班室通过PLC显示屏观察分离器液位和外输压力。”周娟娟对待工作小心又谨慎,这些都是她反复摸索的经验之谈,“刚开始打水压力不稳定,一旦分离器液位超过1.5m或者外输压力超过1.5Mpa,就可能出现冒溢或刺漏,得赶紧去罐区关掉喂液泵,约摸着停3分钟,等液位压力降下来再启泵,这样才能保证平稳外输。”卸一车油将近45分钟,上罐查罐容、去值班室看液位、到罐区启停喂液泵,光是这一套工作流程就要反复67遍。“累点没关系,但工作不能出错,咱也不能去治病救人的前线,在岗位上干这些工作就当是为疫情期间的保产做一点贡献了。”周娟娟说。

“工作上有啥困难,她都是自己扛。”彭城隆低着头淡淡地说,“我知道她是不想让我操心。”夜幕降临,彭城隆的夜班工作开始了,周边8口集输井来液气压常常不稳定,锅炉很容易出现闪停,所以要集中精力做好数据录取,一旦发生闪停,要及时手动点炉。夜班困难在于难熬,眼睛越是困,越得打起精神来,这样的夜班工作彭城隆已经坚持了一个多月。214日凌晨刚过, 就给彭城隆来了一个小“惊喜”:“红十三增片区突然停电了,现在紧急切换了进罐流程,已经排查了站内电路没有问题……”彭城隆在工作群内汇报,一边查看储油罐液位,一边等待解决问题。经电气队抢修,半小时后终于来电了,切换过集输流程,彭城隆又挨个联系周边井场值班人员,落实油井开抽工作,并在群里回复:“采油一班油井已全部开抽,现在重点关注几个末端井压力……”

“这段时间辛苦城隆两口子了,关键时刻能顶得住, 把增压站交给他们,我放心!”提起这对夫妻,采油一班副班长姬朋飞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特殊时期的石油爱情故事,防疫保产一线的他们无法共度情人节,却能够一起并肩作战,这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信息来源: 
2020-03-10